-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00501032黎梅-教案
《汉语教程》教案设计
11级对外汉语3班 1100501032 黎梅
一、教学对象:汉语零基础的一年级留学生
二、使用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
三、课型:初级汉语综合课
四、课题:《我听过钢琴协奏曲〈黄河〉》
五、课时:四个课时。一篇课文算一个课时,共三篇课文,三个课时;练习题作为一个课时。
六、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出现的34个生词和10个专用名词;能够熟读课文的三组对话;会读、会认、会用这些生词,能够用这些词来造句,运用到生活的日常交际中。
2、能力目标:学习“……极了”、“一……也……”、“嘛”的表达;学习用“过”来表达经历和经验;学习用动量补语(如次、遍、下、趟等)来描述动作行为进行的数量;掌握序数词(第)的表达;能够独立完成课后的练习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从中国的地域风光、独有文化元素去认识中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激发学生们对学习汉语的热情。
七、教学的内容和重点:
1、教学内容:生词34个加10个专名;课文(一)(二)(三);语法,经历和经验的表达,动量补语,序数的表达。
2、教学重点:用动量补语描述动作行为进行的数量;比较“次”和“遍”、“过”和“了”;V.+过的表达。
八、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设定一定的场景,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本课所学的生词和语法规则。
2、直观教学法:
(1)准备一些卡片,如哈尔滨、海南岛、颐和园、敦煌、故宫的图片,让学生加深对这些地方的印象。
(2)准备实物。可以拿一些中医和针灸的器具来到课堂,让学生直观认识中药的博大精深。
(3)观看短片。在介绍《黄河》和《梁祝》的时候,给学生观看短片。
3、现场训练法:让学生表演一下京剧,或者《梁祝》这一戏剧。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老师跟同学们问好。
(二)复习: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印象。考察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学习生词:
1、将在课文(一)出现1—16的单词板书在黑板上。老师教学生拼读,认读,然后抽查个别同学,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2、讲解新词:
(1)图片展示:中医、中成药、脉、针灸药方、扎针、按摩、住院。
(2)实物展示:苦和甜,拿一颗药和一份甜品来对比展示;针,用笔和一根针对比,说明针细。
(3)用英文单词:方法(method),治(tread or cure)。
重点词汇:
经历(动、名)
老师问:我们每个人过去都有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经历。这句话里的经历是名词还是动词?学生答:名词。老师问:我们经历了很多困难,才来到中国。这里的经历是……?学生:动词。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组句来加深理解。
过(助)
V.+过,是对经历和经验的表达。表示动作曾经在过去发生。该动作一般不持续,说话时已经停止。强调过去的某种经历。
设定情景,某某同学在一年前来过中国了,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他来过中国了。”
它的否定式是:没(有)+动词+过。
接上面的情景,他一年前来过中国,但是没去海南岛。我们就可以说“他没有去过海南岛”。具体的在课上会说得详细些。
(四)学习课文(一)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纠正一些重要的读音错误。老师问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请同学回答。
(五)布置作业
抄写新单词。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老师跟同学们问好。
(二)复习:复习上节课的课文和单词,加深印象。考察个别学生的掌握情况。
(三)学习生词:
1、将在课文(二)出现17到24的8个单词和1到8的8个专名的单词板书在黑板上。老师教学生拼读,认读,然后抽查个别同学,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
2、讲解新词:
(1)图片展示:烤鸭、中餐、糖葫芦、白薯、哈尔滨、海南岛、泰山、西安、敦煌、颐和园、故宫、长城。
(2)以旧代新:好(可以,行)
重点词汇:
(1)曾经(副)
可以设定情景,比如说我去过中国了,你就可以问我“你曾经去过中国,是吗?”。
(2)什么的(助)
表示还有,等等的意思。比如说,你们喜欢吃中国的饺子,汤圆等,就可以说“喜欢吃饺子、汤圆什么的”。
(3)第
这里要跟大家讲序数的表示,数词前加“第”来表示序数。例如,第一次,第三天,第二个星期,第十课等等。
此外,有些数词本身也表示序数的话,就不用加“第”了。比如,一月,三楼,四门。
(四)学习课文(二)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纠正一些重要的读音错误。老师问一些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请同学回答。
老师问:你们看过京剧吗?
学生答:没看过。听说京剧很有意思,我很想去看看。
老师问:你们爱吃什么中国菜?
学生答:北京烤鸭。
(五)布置作业
学生自己分成小组练习对话,并且要抄写课文二。同时要求同学在课后看《舌尖上的中国》,交流感受。
课时三
(一)组织教学:老师跟同学们问好。
(二)复习:复习上节课的课文和单词,加深印象。考察个别学生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