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互混对Al-16 Si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Si相形态的影响.pdfVIP

熔体互混对Al-16 Si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Si相形态的影响.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熔体互混对Al-16 Si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Si相形态的影响

学兔兔 开发研究Development Research | 熔体互混对AI一1 6%Si 过共晶铝硅合金初生Si相形态的影响 任海涛,夏兰廷,马佰才 (太原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太原 030024】 摘要:采用两种不同熔炼工艺对A1—16%Si过共晶合金进行对比试验,金相组织表明,其中高低温两种熔体互 混后Al一16%Si过共晶合金中初生si相均得到明显细化,经力学性能检测,互混合金在750~C的浇注条件下Al一 16%Si合金强韧性最好。分析认为质量不同、成分不同的两种熔体互混导致温度和成分的不均匀性是使A1—16% Si合金初生Si细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过共晶铝硅合金;熔体互混;初生Si相 中图分类号:TG14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06-9658(201 1)02-3 过共晶铝硅合金具有密度小、耐磨、耐热及热膨胀 si合金通常采用变质处理,使初晶硅细化,该法工艺难 系数低、易于铸造成型等诸多优点,是一种代替铁基材 度大,污染环境,增加成本。本实验将两种不同成分和 料制备汽车活塞、连杆、空调压缩机转子及叶片等重要 温度的共晶、过共晶Al—si合金熔体相混合,在不同浇 部件的理想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造船、 注温度下制备过共晶A1—16%Si合金,研究熔体混合处 机械等工业部门中【“。过共晶Al—Si合金的主要缺点是 理后对过共晶A1—16%Si合金中初生si相的影响。 脆性大,切削加工性差。过共晶铝硅合金的显微组织由 粗大多边形的初晶硅和粗针状的(A1+Si)共晶体所组 1 试验方法 成,其力学性能很低。初晶硅由极薄的六角形板状晶重 试验所用原材料为ZL102、纯si和纯Al。实验所 叠而成,板块间结合力很弱f2_,脆性较大,受拉力时极易 用设备是电阻坩埚、AM2001、JB一300B半自动冲击试 破裂。初晶硅又是极硬的质点,镶嵌在软基体上,切削 验机、TH160里氏硬度计。试验分两组进行。第一组实 加工时刀具极易磨损。在合金熔炼过程中,过共晶Al一 验通过常规熔炼工艺制备A1—16%Si合金,在不同的温 度下浇注:即将ZL102加热至900~C,加人工业结晶 收稿日期:2010—10—18 文章编号:2010—153 硅,待其充分溶解后搅拌,保温30min以促进合金成分 作者简介:任海涛(1983一),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型金属 的均匀化,然后将熔体温度调整至750~C、800%、 材料的腐蚀与防腐 880℃,分别浇人金属型中。第二组试验通过不同成分 [2】项忠楠。戴品强,柯跃前,等 电刷镀镍铁合金镀层的纳米晶结构及 结构与耐蚀性【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06,18(1):32~36. 其热稳定性[J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8,29(5):146—150. 【4】杨余芳,龚竹青,阳征会,等.光亮微晶态镍铁合金箔电沉积【J】.中南 【3】罗北平,龚竹青,陈梦君,等.富Fe—Ni合金箔电沉积工艺及其形貌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6(6):977-982. Effects of Technology Parameters on Alloy Foil with DC-electrodeposited N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