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成功及对当今音乐节庆的启示.docVIP

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成功及对当今音乐节庆的启示.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成功及对当今音乐节庆的启示

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成功及对当今音乐节庆的启示 首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成功及对当今音乐节庆的启示 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下简称哈夏)是哈尔滨市创办于1961年的一种社会性音乐文化活动。迄今整整五十年,已举办三十届。它与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并称为哈尔滨一冬一夏的两大传统文化节庆,以其不变的初衷,树起哈尔滨的文化品牌,凝聚成这个城市的精神音符。哈夏何以稳定发展、久盛不衰?综合各个届次的举办过程,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但万事开头难,首届哈夏的奠基作用和启示意义最值得我们追溯和回味。      一、首届哈夏获得了成功      根据当时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牛乃文先生(已逝)回忆,1961年初,哈尔滨市委领导提出现在经济生活比较困难,精神生活要搞得丰富一些,给群众注入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牛乃文等借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的思路,认为哈尔滨最怡人的季节是夏季,于是提出举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该动议于当年5月获得批准后,在筹办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首先是规模的确定,是在专业场地搞几场专业演出,还是广辟场所,尽可能多地吸纳观众;其次是演出队伍的选择,要不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团体参加;再次是经费的筹集,当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市财政拿不出更多钱来支持。后来,他们学习理解省、市委关于举办哈夏是为了振奋群众精神,共渡经济难关的指导思想,把规模和演出队伍确定在专群结合上,即除专业场馆外,另确定几处室外场地;除专业团体演出外,发动机关、企事业出节目。至于经费,坚持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千方百计节省开支。由于当时政治氛围较浓,群众思想健康向上,所以号令一出,倾城而动,积极性空前之高。组织者四处奔走,废寝忘食;专业人通宵达旦,准备曲目,不发补贴,不管餐饮;特别业余团体,工余排练,义务献工,兴致盎然。经过上下同心的努力,短时间完成准备,使首届哈夏音乐会如期开幕。   1961年7月5日,哈夏音乐会在哈尔滨青年宫正式拉开帷幕。历时9天,于7月13日在哈铁文化宫露天剧场闭幕。   据当年哈尔滨市音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关丕先生记载:首届哈夏,共举办8台、10场音乐会(原定9场,应群众要求,又增加一场)。700余名演员参加演出,观众达2万余人。音乐会演出了各种不同形式、不同题材和风格的节目107个,声乐、器乐作品300余首。演出的作品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有51个曲目是本地作者的新创作品。首演的如《黑龙江大合唱》(省作协创作小组词,沙青、宫威、谭维友曲)、《黑龙江颂》(省委书记强晓初词,隋影、王羊曲),歌曲《第一次穿警装》(省公安厅警士演出队创作)、《六盘山》(徐文秀曲)、《大庆子》(黄枫、蔡兴林填词)、《梁山伯五更》(黄枫、郭颂编曲),器乐曲《绣荷包变奏曲》(吴运卓编曲)、《江山如此多娇》(张慧元曲)、《快乐的检票员》(王保田曲)等。尤其音乐会上男高音郭颂演唱的东北民歌《新货郎》、《梁山伯五更》等,以其浓郁的东北风韵和圆润、优美的音色征服了听众;女高音李高柔演唱的《蝶恋花》、《信天游唱给毛主席听》声情并茂,掌声不绝;王双印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周琪华、金浪等演唱的俄罗斯民歌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首届音乐会还演出了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天鹅湖组曲》、《瑶族舞曲》、《月亮颂》、《黑桃皇后》选曲,吹奏乐《森林中的铁匠》、贝多芬《热情》钢琴奏鸣曲以及琵琶齐奏《霸王卸甲》等中外名曲。   哈夏的举办,使整个哈尔滨沸腾起来,成了歌的天地、花的海洋。市民喜气洋洋、视为过节。省市媒体连续进行跟踪报道。音乐会体现了专群结合,安排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的演出就达4场。说起第一次观看哈夏音乐会,69岁的市民刘有才仍激动万分:在那个国家和老百姓的困难年代里,哈夏音乐会的出现让我们这些爱乐者过足了瘾。我还记得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于1961年7月5日举办,因为那天正是我的生日,为了攒下3角一张的门票钱,我两天只吃了一顿饭,我了解到,还有的人干脆好几天不吃饭,把省下的钱全都买了门票。      二、首届哈夏的成功因素      首届哈夏能够获得成功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领导者有独到的敏锐与远见,认识到了宣传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要作用,加之具体业务部门勤奋务实、工作得法。而就普遍意义而言,哈夏能够成功,还有其地域传统因素、人才基础因素、特定的时代背景因素等等。   1.地域风情和音乐传统   20世纪初,中东铁路的修建和世界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哈尔滨这座安静的城市涌入了人数众多的外侨。外侨对音乐的喜爱和自娱自乐、享受音乐的生活方式不断冲击着哈尔滨人的生活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渐渐熟悉并喜欢上了西洋音乐。同时,为了自身提高音乐修养的需要,在国外就从事音乐表演和教学的外侨先后在哈尔滨开始了表演和教学工作,也在客观上起到了传播西洋音乐的作用,在哈尔滨的音乐文化里渗入了浓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