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一级第二学期生物第五、六章单元考试
命题人:陈 爽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l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
I卷(请将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2分)
1.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 )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多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近亲婚配其后代必然有伴性遗传病
2.水稻的某3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利用它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浓度适当的秋水仙素处理。经此种方法培育出的水稻植株,其表现型最多可有( )
A、1 种 B、 4 种 C、 8 种 D、16种
3.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 )
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
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
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出太空椒
④我国科学家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大量兰花幼苗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4.下列属于单倍体的是( )
A.二倍体种子长成的幼苗 B.四倍体的植株枝条扦插成的植株
C.六倍体小麦的花粉离体培养的幼苗 D.用鸡蛋孵化出的小鸡
5.下列关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重组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运载体
B.所有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按规定的核苷酸序列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了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
6.某四倍体植物的一个染色体组中有16条染色体,该植物的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时,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目依次是( )
A.8和16 B.16和32 C.32和64 D.64和128
7. )
A. 雌∶雄=1∶1 B. 雌∶雄=2∶1 C. 雌∶雄=3∶1 D. 雌∶雄=1∶0
9.下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 )
A. 甲:AaBb 乙:AAaBbb
B. 甲:AaaaBBbb 乙:AaBB
C. 甲:AAaaBbbb 乙:AaaBBb
D. 甲:AaaBbb 乙:AaaaBbbb
10.用花药培养出来的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则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植株是( )
A. 单倍体 B. 二倍体 C. 四倍体 D. 八倍体
11.猫叫综合征、并指、依次属( )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③常染色体病 ④性染色体病A.①③ B.③①C.④①② D.③②①萝卜的体细胞内有9对染色体,白菜的体细胞中也有9对染色体,现将萝卜和白菜杂交,培育出能自行开花结籽的新作物,这种作物最少应有多少条染色体( ) A.9 B.18 C.36 D.72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征(XXY型)患者的孩子,病因是( )
A.与母亲有关B.与父亲有关C.与父亲和母亲均有关D.无法判断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
A.单倍体 B.三倍体C.四倍体 D.杂交种H)对黄色(h)为显性。某隐性纯合黄色植株(hh)自交,结出了半边红半边黄的变异果,这种变化原因可能是( )
A.环境改变 B.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
二、多项选择题:(17~20题,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正确选择得4分,少选且正确得2分,错选不得分。共16分)
17.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4~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以及1999年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了贫铀弹,导致该地区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等的发生。近年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