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研究反思及传统寓言视野_常森.pdf

中国寓言研究反思及传统寓言视野_常森.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寓言研究反思及传统寓言视野_常森

学术广角 · · 中国寓言研究反思及传统寓言视野 常 森 战国中后期,中国“寓言”观念已经成熟(其标志 暗浊、溺于小辩、不可与庄重严正地议论,而特意采取 是《庄子》之《寓言》、《天下》对“寓言”的清晰定位), 的一种更具有效性的表达方式,即借外在的人、物和故 时人根据这种观念认定或创作了大量“寓言”作品,之 事来论说道理;至少庄派学人是依据这种认识来撰写寓 后“寓言”观念每次发生变化,寓言创作和研究也自然 言的。众所周知,《天下》包含对当时诸多学派极深刻、 出现新的视野和光景。就跟书写古代文学史、研究古代 透彻的把握,它传达的认识明晰而确定,此外再加上《寓 文学无法回避文学的认定一样,书写寓言史、研究寓言 言》,足以说明战国中后期人们对《庄子》以寓言为基本 作品无法回避寓言的认定问题。而这同样存在两种基本 表达方式已达成了普遍认识,绝非只是某人某时产生了 可能 :一是以研究者持有的当世的寓言观进行认定,一 一些游移不定的模糊想法。这种认识即便不是庄子本人 是追寻历史上实际发生的对寓言的认知和定位。直到今 所创发,也必是在其后学那里达到了自觉的、理论化的 天,中国寓言研究及寓言史的书写仅仅实践着第一种可 形态。 能性。 这一点,从西晋玄学家郭象、唐初道教学者成玄英 由于近现代“寓言”观跟历史上实际指引人们的“寓 对《庄子》的注疏中看得十分清楚。《庄子 逍遥游》云: · 言”观念大异其趣,现代学者对寓言的认定基本上违背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 了真实的历史存在,其认识充满了得不到证明的想象。 郭注曰:“此皆寄言耳。”《齐物论》云:“罔两问景曰:‘曩 当下亟需反思的是:拘囿于现代学术视野,如何能够真 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 实呈现遥远的历史呢? ‘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 蜩 蚹 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此章主旨是讲独 一 清末民初以前,中国寓言真的 化之理,郭象注曰:“言天机自尔,坐起无待。无待而独 从未获得“寓言”之名吗? 得者,孰知其故,而责其所以哉?若责其所待而寻其所 通常认为,“直至晚清之前,‘寓言’一词并未与诸 由,则寻责无极,卒至于无待,而独化之理明矣。”成玄 子寓言发生关联” 。这种叙述代表了大多数现代学人 英疏则说:“庄子寓言以畅玄理,故寄景与罔两,明于独 对中国寓言历史的认知,也可以说是一种常识吧,但绝 化之义。”此外,《人间世》说颜回辞仲尼,欲前往卫国, 对不是“历史的真相”,其中所叙“历史”全跟史实相反。 去匡正独断专行、草菅人命的卫君,拯救卫国百姓。仲 《庄子 寓言》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 尼为颜回设想了种种危险,最后教他心斋之法,曰:“若 · 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借外论之。亲父不为其子媒。 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亲父誉之,不若非其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天 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 下》说:“……庄周……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