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上课用_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详解.pptVIP

第2课上课用_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详解.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上课用_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详解

第2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 建设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地主、资本家、沙皇军官掀起叛乱 帝国主义发动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实行高度集中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年内战 1918-1920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时间:1918——1921 目的: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工业 商业 内容 政策 取消自由贸易 大中小型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 分配 (4)作用和局限: 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战胜了国内外敌人,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 进入和平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实施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苏俄宣传画 -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局限性) 1、新经济政策: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21年 内 容: 农业 时 间: 原 因: 工业 商业 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大中小型工业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内容 政策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粮食税 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 实行自由贸易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经济发展 分配 定量配给制 取消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新经济政策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它的实施大大提高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书本划P7) 他的原则和经验为国际共产主义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特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这一政策容许各种各样的生产——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的、甚至资本主义的。 ——(美国)安娜·路易斯·斯特朗 新经济政策 如果说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在经济上的第一个重大举措,那么苏联的成立则是党在政治上采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 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最初入盟的是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国家格言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苏联国歌 《牢不可破的联盟》 沙俄全称“沙皇俄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1917年3月止) 苏俄全称“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底止)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2年底~1991年底止) 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 · 请注意区别: 参加瞻仰的群众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逝世 (1870——1924) 1924年,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领导人民为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行而努力奋斗。1928年开始,苏联开始在全国实行五年计划经济建设。。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由沙皇时代的2.6%上升到1937年的13.7%。 1、经济 ﹙1﹚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 大 林 格 勒 拖 拉 机 厂 苏联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处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发动反苏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为了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为了避免落后挨打,斯大林认为必须完成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改造,必须建立独立完整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即把苏联建设成一个不仅能生产一般消费品,而且能生产各种机器和设备的国家。 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项目 时间 开始时的 重点部门 社会 制度 经济 体制 资金 来源 英国 苏联 18世纪中到19世纪中 轻工业 (棉纺织) 资本 主义 自由 竞争 殖民掠夺 举借外债 1928到1937年 重工业 社会 主义 高度集中的计划建设 运用行政手段高积累多投资 苏联宣传画 -集体农庄幸福快乐的少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