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三首use.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诗三首use

杜甫诗三首 望 岳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诵读全诗思考 这首诗描围绕着哪个字来写的? 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终要 凌:升高,超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作背景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诗人回奉先(陕西蒲城)探家,未几,安禄山叛乱。次年,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陕西富县),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诗人得知后,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而来,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因他官职低微,没有被囚禁。第二年四月,诗人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到达了当时朝廷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写于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此时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但这只能增加诗人的痛苦和伤感。诗人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时恨别、忧国思亲的五言律诗--《春望》。 思考探究 诗的题目是“春望”,诗人望到了什么?哪几句是望中所见?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承上, “恨别”启下 这句话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个课本剧。 时间—— 地点—— 人物—— 背景—— 场景—— 2.你从这三首诗歌的学习里,感受到杜甫思想及诗歌风格的发展变化了吗? 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远大的报负,感情热烈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但是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感情沉郁忧愤,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对国对民的关注。 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课外阅读杜甫的《登高》《春夜喜雨》等诗。 登 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 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 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 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 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 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 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 佳作。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逾:越过。 yú 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yè 戍:防守。 shù 老妪:老妇人 yù 投:投宿。 犹得:还能够。 偷生:苟且的活着。 一何:多么。  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 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 有吏夜捉人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 捉人  为什么不说“征兵”,而说“捉人”?“捉人”为什么在晚上?为什么老翁能“逾墙走 ”?  哪几个词写出了差役怒呼、老妇 哭啼的情景? 呼 啼 怒 苦 赏析2:   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你能分析一下吗?  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 怎样知道的? 一家三男被征 二男新战死 寡媳衣不遮体 听妇前致词 赏析3:   老妇人被抓走了吗?你从哪几句看出来的?  根据你的理解,你觉得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书写民间疾苦的叙事诗。   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 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只 知道他就在这个山里, 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 道他在哪里。 暮夜 石壕村 官司吏甲,官吏乙,老妇,老翁,儿媳,孙子 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人人自危 一破旧房子。 拓展延伸 1.这三首诗在内容和体裁上有什么不同? 前两首是抒情诗,后一首是叙事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