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4.1.1《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课件(...
a、我们用的书长时间后会变成什么颜色?为什么? c、我们在市场上购买的银耳外观上看雪白透明,煮后口感却欠佳,甚至略带酸味。请分析其原因。 思 考: b、我们戴的草帽为什么淋过雨或被汗水浸湿后会变黄? 次氯酸 二 氧 化 硫 原理 实质 效果 范围 次氯酸和二氧化硫漂白性的比较 氯水中HClO将有色 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 永久性 可漂白大多数有色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非氧化还原反应 暂时性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 不能使紫色石蕊褪色,但能使其变红。 SO2 现象?原因? 总结: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可采用哪些措施? 讨论: 可采用以下措施: 1、开发新能源 如:在煤粉燃烧前加入生石灰: 变废为宝:用来制石膏 2、采用脱硫技术对化石燃料进行处理 2CaSO3 + O2 = 2CaSO4 固硫 SO2 + CaO == CaSO3 △ 可以:种植具有吸收二氧化硫的植物 (广玉兰、银杏、梧桐、柏树、香樟树) 4、?在硫酸工厂附近 工业上通常用氨水吸收: 2NH3 + SO2 + H2O = (NH4)2SO3 变废为宝:氮肥 3、如果已产生了SO2,可以用 。 碱液来吸收 (NH4)2SO3+H2SO4=(NH4)2SO4+ SO2+H2O 总 结: 一、物理性质 色、态、味、毒性、 密度、溶解度、沸点 二、化学性质 1、作为酸性氧化物 2、作为中间价态的物质 3、漂白性(暂时) 三、二氧化硫的危害 * * * * * *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硫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①游离态硫,即硫单质(火山口附近或壳层里); ②化合态硫(硫化物和硫酸盐):黄铁矿(FeS2)、黄铜矿(CuFeS2)、化石燃料、石膏矿 想一想 为什么人们论及酸雨时常将酸雨与SO2联系在一起呢?空气中的SO2又主要有哪些来源? 化石燃料的燃烧、含硫金属矿石的冶炼,硫酸、纸浆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气SO2排放到大气中,在空气中各种物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硫酸,硫酸随雨水降下便形成酸雨。酸雨主要有硫酸型酸雨和硝酸型酸雨。 左图摄于1908年,右图摄于1968年 “空中死神”— 酸雨 华夏子孙的骄傲——万里长城,许多地段的砖块、石块受到酸雨不同程度的侵蚀,急需保护。 (1)酸雨:pH<5.6 它包括雨、雪、雾、雹的降水过程 形成:P89 二氧化硫的污染 酸雨的形成 含硫燃料、工厂废气 燃烧、排放 SO2等 雨水.霜.雹.露等 一系列的化学、物理变化 4 SO 2 2H 2 O 3 SO 2 2H = + SO2+H2O H2SO3 或者2SO2+O2 2SO3 催化剂 4 SO 2 H O 2 H 3 SO = + 一、SO2物理性质 颜 色 气 味 毒 性 状 态 密 度 沸 点 溶解度 无色 有刺 激性 气味 有毒 气态 比空 气大 -10℃ 易液 化 易溶 于水 (1:40) 思考:二氧化硫应如何收集? 二、化学性质 (1)与水 SO2 + H2O H2SO3 二元中强酸 (2)与碱 SO2+ Ba(OH)2 == BaSO3 +H2O SO2 +2 NaOH == Na2SO3 + H2O 1、酸性氧化物 2、作为中间价态的物质 (1)还原性:能和有氧化性的如:氯溴碘, 双氧水,高锰酸钾等反应。 SO2+X2+2H2O==H2SO4 +2HX (X=Cl、Br、I) 又如:a :SO2+H2O2==H2SO4 b:二氧化硫还可以与高锰酸钾反应,使其褪色。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3.漂白性 向试管中加入品红溶液,通入SO2气体,振荡,观察颜色变化,然后加热试管再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氧化性:将二氧化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 SO2 + 2H2S == 3S + 2H2O 实验6、 品红溶液 SO2 通了SO2的品红溶液 实验现象?为什么? 上述实验现象:通入二氧化硫,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品红又变回原来的颜色。 * * *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接口技术(李精华)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VIP
- 8.1-概述(政策与法律法规-第五版).pptx VIP
- 25春七下人教版生物默写小纸条--默写版.docx
-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15.doc VIP
- 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PPT课件.pptx
- 24秋新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同步生字卡-写字表字帖.pdf VIP
- 16.1 概述(政策与法律法规 第五版).pptx VIP
- 2014款斯巴鲁傲虎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中医内科副高考试真题回忆.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朝阳区八年级语文(下)期末检测卷附答案详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