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集训14 古代诗歌阅读 2
考点强化训练十四 古代诗歌阅读——语言
(时间:40分钟)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考点题)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答案: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更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解析:可通过体会“照”与“铺”的不同加以考虑。结合诗歌所写时间应为暮色时分,因此,“铺”字更能表现夕阳的特点。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答:
答案:“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的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解析:首先要正确理解“可怜”的意思,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出“九月初三夜”景色的可爱之处。
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②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考点题)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
答案:“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从而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3.阅读下列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 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鹿 柴
王 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考点题)《台城》中“鸟空啼”的“空”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它与《鹿柴》中的“空”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请加以赏析。
答:
答案:这两个“空”字表现的意境不同。“鸟空啼”的“空”是“白白地”“徒劳地”的意思,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又陷入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台城历经变迁,已经面目全非,但不解情的大自然,却一年一度景色依旧,连鸟儿也在无谓地啼鸣。这与杜甫的“隔叶黄鹂空好音”有异曲同工之妙。于乐景中注入哀情,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的忧伤。《鹿柴》中的“空”是“空旷”之意,展现的是大山幽静、不闻人语的情境,表现出宁静幽深的境界。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虑这两首诗的主旨。《台城》一诗主要是怀古伤今,王诗则要表现的是一种恬淡、自然、幽静的境界。因此,两首诗中“空”字是不同的。
4.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和氛围?
答:
答案:这首词记叙了词人夜晚在乡村行路中所见到的景象及所感受到的情趣,创造了一种既热闹欢快又清悠宜人的境界。
解析:分析意境要从诗中的景物入手。通过“明月”“清风”“鸣蝉”“稻花香”“蛙声”等可看出,本词描绘了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象。
(2)(考点题)“路转溪桥忽见”,“忽见”的是什么?是溪桥吗?并请就此简要谈一谈诗歌在用语上的特点。
答:
答案:“忽见”的是“旧时茅店”。“旧时茅店”在“忽见”之前,更显夜行人的惊喜之情。诗歌用语有一定的跳跃性,为了情感表达、音节韵律等的需要,常运用颠倒词序等方式,以达到独特的效果。
解析:“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因为作者平时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明明知道树林旁边有一个茅草小店,但此时因为是在夜里,却忽然不见了。可是,过了小溪上的石桥,再转个弯儿,那座旧时相识的茅店便突然出现在眼前。此处“忽见”的是“旧时茅店”。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鹧鸪天·兰溪舟中
韩
雨湿西风水面烟,一巾华发上溪船。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
寻浊酒,试吟篇。避人鸥鹭更翩翩。五更犹作钱塘梦,睡觉方知过眼前。
(1)“帆迎山色来还去,橹破滩痕散复圆”两句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选择其中两种对这两句进行赏析。
答:
答案:①拟人:“帆迎山色来还去”中一个“迎”字,把船帆人格化,写出了船帆轻松可爱的形象,也是诗人的心情写照。②动静结合:“橹破滩痕散复圆”中一个“破”字,写出了舟行疾速、破浪向前之气势。一个“复”字,写出了水的静态,静中有动,写出了动静交替的景物变幻。③反衬:不直写舟在行进,而是通过人在舟中所见的景色变化来显示舟在轻快疾驶。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高考历史材料题分类及方法学生版材料题新.doc
- 2017年高二化学(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ppt课件(课件).ppt
-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4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34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学案.doc
- 2017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语言.ppt
-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5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16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案.doc
- 2017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对点训练:8-1-3 体积.doc
- 2017年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2 函数与导数 第3讲 导数的简单应用 2-2-3.ppt
- 2017年高考数学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整合突破 专题2 函数与导数 第3讲 导数的简单应用 适考素能特训2-2-3a.ppt
- 2017年高考物理(全国通用)一轮微专题复习练:第4章 微专题25[A4有答案].doc
- 2017年高考物理一轮总复习 专题十一 热学.doc
-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考点集训32 传记阅读 2.doc
- 2017年高考语文(山东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课件:板块3 专题9 考点3 概括要点.ppt
-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优秀课件:辨析并修改病句.pptx
- 2017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五)附答案.docx
- 2017年高考历史复习基于高考题的二轮复习策略.ppt
- 2017广东上海中考必备物理粤沪版第一部分教材梳理第六章 第一课时 力.ppt
- 2017广东中考必备物理粤沪版第一部分教材梳理专题三-计算专题.pptx
- 2017广东中考总复习思想品德第三部分我与国家和社会八单元 依法治国 有序参与.ppt
- 2017年高考选考模拟试卷.doc
- 2017广东中考总复习生物第七单元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