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建筑大学成人教育毕业设计任务书
山东建筑大学成人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 级 ?2611213011 学生姓名 陶金勇 指导教师 冯斌? 设计(论文)题目 高强混凝土动应变冲击试验响应研究? ?
?
?
?
设计
(论文)
原始
参数
?
?
? 现阶段高强混凝土组成配料的设计路线
a. 提高水泥石基材本身的强度;
b. 增强水泥石与骨料界面的胶结能力;
c. 选择性能优良的混凝土骨料;
d. 选择高效减水剂。
高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高效减水剂、高活性的超细矿物掺合料以及优质粗细骨料是配制高强混凝土的基础,低水灰比是高强技术的关键,获得高密实度水泥石、改善水泥石和骨料的界面结构、增强骨料骨架作用是主要环节。[3]
设计
(论文)
工作
内容
?本文集中于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大型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实验研究。通过对混凝土的配方的变化,制备出不同强度的高强混凝土,并通过冲击实验,比较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不同,并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将实验结果客观的表现出来。
(1)阅读相关论文、专注,了解必威体育精装版的发展动态;
(2)了解各项试验仪器,熟悉并能独立操作仪器。
(3)进行高强混凝土的制备及冲击试验,在达到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优化配合比设计方案; ? ? ??
续附表 ?
?
?
?
?
设计(论文)工作基本要求
?
?
?
?
?
?
?
?
?
? 在21世纪的今天,高强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以北欧和北美为先驱, 很快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对我国而言,随着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的兴起, 高强混凝土在技术及经济效益上的巨大优势日益为人们所认识, 并在一些工程中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高强混凝土凭借着它的高强度,高流动性,以及坍塌度损失小的特点,在建筑行业有着越来越强劲的势头。与原有的普通建筑材料C30相比,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可以更加保证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问题有着重大的贡献。
目前对高强混凝土检测方法主要有静载试验,高低应变法,超声波检测法等几种。本文即通过对高强混凝土以及普通建筑材料C30混凝土的比较,通过动应变试验,应用冲击试验机对两种混凝土的冲击来检测与比较两种混凝土的强度。
本文运用了双掺法研究了超高强混凝土的技术配方,最高实验强度达到117MPa,并运用了电阻应变技术对混凝土试件进行了冲击实验研究,得出了普通混凝土与高强混凝土的动态应变规律,进而提出了高强混凝土增强韧性的一般方法。
? ?
?
主要参
考资料
及文献
?
? [1]黄政宇主编 《土木工程材料》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
[2]清华大学土木系 李桂芝,冯乃谦 《高强混凝土的发展历史混凝土高强化的途径》1900年04期
[3]蔡基伟,周明凯 《超高强混凝土的配制原理与关键技术》 房材与应用 2006年第2期
[4]姚三支,邹微子,欧阳东《C1OO混凝土制备基础理论—矿物减水机理》 华南建设学院学报 第八卷 第三期 2000年9月
[5]吴中伟.廉裂强编著《高性能砼[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
[6]陈志凡,陈阳亮 《C80高强粉煤灰混凝土及其应用》 中国建材科技 第六卷 第一期1997年2月
[7]赵晓东,李宪军,郝建英 《C80混凝土试验研究》第29卷 第3期2008年6月
[8]蒲新成,王冲 《150Mpa高性能混凝土研究与应用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P11
[9]Odd.E.Gjorv, High-strength Concrete, Advances in Concrete Technol- ogy, CANMET, 1992, P21-78
注:1.不够可加附页 2.左列名称可根据专业情况修改 成教学院制
???????????????????????
?
?
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或函授站负责人(签字):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