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黄直久-201006外加剂与混凝土含气量标准
黄直久
外加剂与混凝土
含气量标准与现场控制问题.
2010年6月
主 要 内 容
1 标准的由来
2 国内外现状
2.1 外加剂应用情况
2.2 引气混凝土配制情况
3 修订原因
4 修订后的合理性
5 执行新标准应采取的措施
6 铁道部建设司专家会议精神
1 外加剂与混凝土含气量标准的由来
混凝土中适量引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耐久性和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
能。2005年9月发布的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
[2005]160号)6.4.4条明确规定 “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含气量应满足设计要
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入模含气量应按表6.4.4的规定控制。”。
表6.4.4 混凝土入模含气量
混凝土有抗冻要求
混凝土
环境条件
无抗冻要求
D1 D2 、D3 D4
含气量
≥2.0 ≥4.0 ≥5.0 ≥6.0
(%)
根据上述规定,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能,无论是否有
抗冻要求,混凝土都应引气。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中引气有两种
技术措施,一是单掺引气减水剂,二是双掺减水剂和引气剂。
2005年9月发布的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铁建设[2005]160号文)中对减水剂含气量的规定“≥3.0%
(无抗冻要求),≥4.5% (有抗冻要求)”,根据其规定,配制
引气混凝土主要采取第一种技术措施引气。在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
过程中,采取第一种技术措施配制引气混凝土的弊端逐渐显现。
为完善标准,部建设司决定对国内外引气混凝土的配制技术
和施工技术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和征求路内外专家意见,
部建设司于2009年8月发布了铁建设2009[152]号文,将减
水剂含气量的技术要求由“≥3.0% (无抗冻要求),≥4.5%
(有抗冻要求)”调整为“≤3.0%”,对于有抗冻要求的混凝
土,通过掺加引气剂的方式引气,并增加了引气剂的相关技术
要求。
2 国内外现状
2.1 外加剂应用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分之一。不同国
家对混凝土外加剂含气量的技术要求列于表2.1。
表2.1 不同国家外加剂含气量技术要求
国家 美国 日本 中国
品种 ASTM C494 JIS A 6204 GB8076 JG/T 223
引气减水剂 3.5%~7.0% 3.0%~5.5% ≥3.0% /
非引气减水剂 ≤3.5% ≤3.0% ≤3.0%1) /
高性能减水剂 / / ≤6.0% ≤6.0%
引气剂 3.5%~7.0 3.0%~5.5% ≥3.0% /
注:1)高效减水剂中标准型为≤3.0%,缓凝型为≤4.5%;普通减水剂中早强型和标准型为≤4.0%,缓凝
型为≤5.5%
根据资料查阅和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港工部门的引气混凝土主要采用单
独掺加引气减水剂的方式,交通部门和市政部门引气混凝土已开始尝试
减水剂和引气剂双掺的方式,水利水电部门的引气混凝土主要采用减水
剂和引气剂双掺的方式,水电集团所有在建项目工程均采取这种方式。
另外,为配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