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形象教案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谈谈意境 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答案:这首诗取西风、雁啼、红叶、黄花、芭蕉和秋雨等一系列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步骤一)渲染出一种浓深的秋意,萧瑟中带着热烈,(步骤二)抒发了游子身处异地、思念家乡的浓烈的愁情。(步骤三) 答案:颈联用星辰、潭水、鸿雁、秋风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秋风瑟瑟,星辰寥落,鸿雁悲鸣的秋景图,营造出一种寒冷、孤寂、悲凉的意境。 【参考答案】: 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步骤1)本词用“缺月”“疏桐”“断漏”“寒枝”“冷洲”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步骤2)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步骤3)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绿水清风中,鲜花独自摇落。花儿零落中,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 解析: 鉴赏词中“孤鸿”的形象,要抓住下阕的四句话:“惊起却回头”,是说孤鸿惊恐不安,非常警惕; “有恨无人省”,说它身怀怨恨,却无人知晓,是不敢,也是不愿;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虽有“栖息地”,却“不肯栖”,只好寄宿在寒冷、寂寞的沙洲里。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本词用“缺月”“疏桐”“断漏”“寒枝”“冷洲”等词语为孤鸿描绘了一个清冷萧瑟的环境;用“孤”“惊”“回”“恨”“寂寞”等词语极写孤鸿的神态和心理。 3,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考点三:事物形象 解析: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傲世”)的品性。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表现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根据凤凰“饮醴泉”“栖山冈”“彻九州”“望八荒”的举动,可以判断出凤凰志向远大、高洁。显然诗人以凤凰自比(自况),根据它的心情“摧藏”“恨”“心伤”几个词及伤心的原因的描写“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和“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可以推知,诗人是孤独苦闷、壮志难酬的。 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 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它还比那些繁多、常见的桃李好多了,因为它不随春风来去、花谢又花开 冒着秋日的微寒,孤单的木芙蓉努力盛开着。它们心中的酸楚应当与客居他乡的游子是相同的吧。但任凭风霜连续不断地摧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