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07炔烃和共轭二烯烃
二、 用末端炔烃直接氧化制备 三、 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制备 CH3CH2C?CH 空气,CuCl, NH3, CH3OH CH3CH2C?C-C?CCH2CH3 对称二炔烃 RMgX NaNH2 RLi CH3CH2C ?CMgX R’X CH3CH2C ?CNa C2H5C ?CR’ 伯R’X R’X CH3CH2C?CLi 第一节 双烯体的分类和命名 第二节 共轭效应 第三节 烯丙式卤代烃与乙烯式卤代烃 第四节 共振式 第五节 共轭二烯烃 第六节 累积二烯烃 第二部分 共轭双烯提纲 第一节 双烯体的分类和命名 含有两个双键的碳氢化合物称为双烯烃或二烯烃。 一 分类:根据两个双键的相对位置分类 CH2=C=CH2 CH2=CHCH2CH2CH=CH2 CH2=CH-CH=CH2 丙二烯 1,5-己二烯 1,3-丁二烯 (累积二烯烃) (孤立二烯烃) (共轭二烯烃) 分子中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含共轭体系的多烯烃称为共轭烯烃。 二 双烯体的命名 1.选含尽可能多的双键数目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根据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二烯,某三烯等. 2.从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在母体名称前标明双键位置. 3.取代基的位置和名称放在母体名称前. CH2=C-CH=CH2 CH3 2-甲基-1,3-丁二烯 CH2=CH-CH=CH-CH=CH3 1,3,5-己三烯 7,7-二甲基二环[2.2.1]-2,5-庚二烯 (2Z,4Z)-2,4-己二烯 1 2 3 4 5 6 7 2 1 3 4 一共轭体系: 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 C=C–C=C–C=C C=C–C C=C–C ? - ? 共轭 p - ? 共轭 特点 : 1 只能在共轭体系中传递。 2 不管共轭体系有多大,共轭效应能贯穿于整个共轭体系中。 共轭效应 定义: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一种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内的?电 子( 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电子的离域作用)的一种电子效应。 给电子共轭效应用+C表示 吸电子共轭效应用-C表示 + ? 第二节 共轭作用 Conjugation 二 共轭体系的特性 一 键长平均化 二 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 氢化热比较 氢化热(kJ/mol) 平均每个双键 238.9 226.4 254.4 119.5 113.2 125.2 126.8 127.2 较稳定 三 易极化-折射率增高 四 趋于稳定-氢化热降低 五 共轭体系可以发生共轭加成 电子不是属于某个原子的, 而是属于整个分子的。电子是围绕分子中所有原子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行的。因此,把电子的状态函数称为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都有确定的能值,因此可以按照能量的高低来排列。 分子轨道理论的核心 三 分子轨道理论对共轭体系特性的解释 乙烯的分子轨道 孤立双键π电子的能量为2 α +2β(β为负值) 1,3-丁二烯的分子轨道 4个π电子能量为4α +4.472β π-π共轭体系 1 对键长平均化的解释 双键变长,单键变短. C6H6 苯环的碳碳键长均为139.7pm 2 对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的解释 ?-? ?+? ?-1.618? ?-0.618? ?+0.618? ?+1.618? ?E=h?=h/? 3 对易极化-折射率增高的解释 4 对趋于稳定-氢化热降低的解释 电子离域,?电子运动范围增大,易极化。 定域能:4?+4? 离域能: 4?+4.472? P-π 共轭体系 三个碳原子组成的共轭体系 烯丙基 碳负离子 烯丙基 碳正离子 烯丙基 自由基 π1 π2 * π3 α+1.414β α- 1.414β α 2α+2.828β 3α+2.828β 4α+2.828β 定义:当C-H? 键与?键(或p电子轨道)处于共轭位置时,也会 产生电子的离域现象,这种C-H键? 电子的离域现象叫 做超共轭效应。 ?- ? 超共轭 ?- p 超共轭 四 超共轭效应 特点:1 超共轭效应比共轭效应弱得多。 2 在超共轭效应中, ?键一般是给电子的, C-H键越多, 超共轭效应越大。 -CH3 -CH2 R - CH R2 -CR3 第三节 烯丙式卤代烃与乙烯式卤代烃 烯丙式卤代烃 α-氢被卤原子取代的卤代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大单元教学名师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docx
- 2017高考物理动量守恒定律10个模型必威体育精装版模拟题精选训练.doc
- IATF16949标准培训教材课件.pptx VIP
- 13、人生价值观完整版.ppt
- 南京市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备案常见申报问题解答V2.0(2023).pdf
- 日立LF货梯电梯故障代码表.pdf
- 作物雄性不育系的鉴定.DOC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团体标准工作发展规划(2020-2024).pdf
- 控制阀企业防造假专项方案技术标准范例.docx VIP
- 新教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表格式全册集体备课.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