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机发光二极体(OLED)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第五組 組員 : 阮健偉499L0002(收集資料 報告) 李志文499L0075(收集資料 統整) 葉星酉499L0102(收集資料 統整) 指導老師: 王振墘 老師 目錄 第一章 OLED的基本特色 一、OLED的起源 二、OLED結構 三、OLED的優點 第二章 OLED的驅動方式 一、OLED的驅動方式 第三章 OLED的發光材料 一、OLED的發光材料 二、DCJTB的紅光參雜物 三、白光材料 四、主發光體材料 什麼是OLED? 第一章 OLED的基本特色 一、OLED的起源 OLED技術研究,起源於鄧青雲博士,鄧青雲博士自1975年開始加入柯達公司,Rochester實驗室工作,在意外中發現OLED,1979年鄧青雲博士在黑暗中的一塊做實驗用的有機蓄電池在閃閃發光而開始了對OLED的研究,到1987年,同屬柯達公司的汪根樣博士和同事Steven成功地使用類似半導體PN結的雙層有機結構第一次做出低電壓,高效率的光發射器。 二、OLED結構 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ITO),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整個結構層中包括了:電洞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當電力供應至適當電壓時,正極電洞與陰極電子便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子,依其材料特性不同,產生紅、綠和藍 RGB 三原色,構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發光,不像 TFT-LCD 需要背光,因此可視度和亮度均高,且無視角問題,其次是驅動電壓低且省電效率高,加上反應快、重量輕、厚度薄,構造簡單,成本低等,被視為 21世紀最具前途的產品之一。 OLED結構 OLED基本結構:1. 陰極 (?);2. 發光層(Emissive Layer, EL);3. 正極電洞與陰極電子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子;4. 導電層(Conductive Layer);5. 正極 (+) 三、OLED的優點 超輕、超薄(厚度可低於1mm)、亮度高、可視角度大(可達170度)、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高反應速率、全彩化、清晰度高、發熱量低、抗震性能優異、製造成本低、可彎曲。 第二章 OLED的驅動方式 一、OLED的驅動方式 OLED驅動方式可分為,被動矩陣式跟主動矩陣式,現在市面上大多是被動矩陣式,它是採循序掃描的驅動方式、結構簡單、成本低、設計變更容易等等,因此有部分業者率先投入研究,在發光亮度、壽命、顏色均勻度等等有極大的進步。 但如此還是有缺陷,被動矩陣式因結構上需要常瞬間注入大量電流,耗電量不意降低,也因此壽命讓原件壽命變得比較短,它不是合製作大尺寸、高解析度的面板,所以仍不適合做顯示技術。 相較於主動矩陣式,它每一個畫素皆可獨立運作並連續驅動,具有發展低耗電、發展高解析度產品的潛力,為了達到足夠亮度,主動矩陣式需搭配能提供叫高電流流動度的TFT,取得穩定電壓後再轉換成穩定電流控制OLED的發光。 主動矩陣式的TFT電流驅動上,多晶矽薄膜電晶體技術因能提供較高的電流驅動能力省去驅動IC的優點,但由於業者對LTPS TFT的技術掌握度不高,在品質、生產成本皆難以達到量產標準,在此情況下,採用非晶矽a-Si TFT就出現了,雖然電流驅動能力比LTPS TFT差上許多,但主以驅動現金的面板了,且現今非晶矽a-Si TFT現在技術相當純熟。 第三章 OLED的磷光發光材料 一、人眼可接受的色澤 人類眼睛可見光的敏感度是非線性隨著光的波長而改變,最敏感的波長是綠光,往短波長(藍光)或長波長(紅光),眼睛敏感度急劇下降,這樣也飽和的紅光材料不易設計的原因,多半是有機的紅光參雜色素,紅光含有近三分之一的紅光放射在超過700nm肉眼看不到的近紅外線區,對發光效率來說是一種能量的浪費,有一小部分落在眼睛最敏感的綠光區,使整個紅光看起來變橘而不夠飽和,因為紅光參雜綠光會變黃的關係。 二、DCJTB相關的紅色摻雜物 Kodak最早的紅光域中用的客分子,是一個很有名的雷射色素叫做DCM,它的光激發光效率是78%,光鋒λmax=596nm半幅寬達100nm,在最理想下EL的光率是2.3%,要比沒有參雜的元件效率大一倍。 紅光參雜客分子電激發元件,光鋒可紅位移至630nm的紅光領域,但它的顏色卻隨濃度而改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