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宋黔中诗的历史地理意象及其意义_马强.pdfVIP

论唐宋黔中诗的历史地理意象及其意义_马强.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唐宋黔中诗的历史地理意象及其意义_马强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第29 卷 第2 期 2013 年4 月 Journal of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 Vol.29 No.2 Apr. 2013 □西南民族文化研究 论唐宋黔中诗的历史地理意象及其意义 , 马 强1 2 (1.西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重庆 400715;2.陕西理工学院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陕 摘 要 黔 中是我 国西南与 中南交汇过 渡桥梁地 带 , 具有 独特喀斯特 自然地貌 与多民族 文 [ ] 化 混杂 的人文地理特征 。 唐宋 时期 的诗人 写有 不 少咏赞黔 中地区的 “黔 中诗 ”。 这 些诗歌 一 方面 不同程度地反映 了唐宋黔 中地区的地理环境和风俗 民情 , 艺术地记 录唐宋人对黔 中地区的地理感 知 、 宋美趣味和华夷文化观念 的变迁 , 具有重要的 思想价值和文化 史意义 。 关键词 唐宋 ; 黔 中诗 ; 历史地理意象 ; 意义 [ ]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K928.6.73 ]A[ [ ]1674-3652201302-0008-05 地处渝、 黔、 鄂、 湘交界地区的武陵山区古 地区的地理环境和风俗民情, 也艺术地记录了唐宋 代习称黔中, 是我国西南与中南交汇过渡桥梁地 人对黔中地区的地理感知、 审美趣味和华夷文化观 带, 具有独特喀斯特自然地貌与多民族文化混杂 念的变迁, 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史意义。 从 的人文地理特征。 唐宋时期是黔中地区政治、 经 历史地理学角度看, 这些数量有限的 “黔中诗” 也 济、 文化发展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 唐开元二十 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唐宋时期主流文化对西南边 六年 ( 年) 设黔中道, 辖施、 黔、 辰、 夷、 地地理意象与地域评价的若干信息。 738 ① 思、 播、 巫、 矩等十五州 。 黔中道政治中心是黔 一、 地域印象与华夷之辨 州, 唐代黔州辖彭水、 郁山、 石城 (今重庆黔 尽管黔中地区从微观山川地貌和民族风俗上讲 江)、 洪杜 (今重庆酉阳龚滩)、 盈川 (今贵州沿 仍有不少差异, 但在唐宋人心目中却具有大致相同 河)、 信宁 (今重庆武隆江口)、 都濡 (今贵州务 的地理感知意象, 即气候炎热, 无寒暑之分, 瘴气 川) 等七县, 辖区包括今湖北省恩施、 湖南省沅 弥漫, 民俗异殊, 蛮烟瘴云, 鸟道绳桥, 毒蛇哀 陵、 贵州省思南、 遵义、 贵阳和重庆市彭水、 黔 猿, 江饮巢居, 几乎形成为对蛮夷地区地理景观的 江等地, 也即唐宋诗歌中地理视域中的 “黔中”、 通识, 总之与华夏禹域地理感觉迥然不同。 首先是 “黔南” 、 “黔阳” 地理空间。 本文所言 “黔中诗” 空间距离的遥远感, “风雨荆州二月天, 问人初雇 [1]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其一是唐代诗人写于黔中 峡中船。 西南一望云和水, 犹道黔南有四千” 。 带有一定纪实成分的诗歌; 其二是送行友人入黔 唐代诗人窦群的这首诗有学者认为从实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