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_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_黄玖立.pdf

对外贸易_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_黄玖立.pdf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外贸易_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_黄玖立.pdf

第 5 卷第 3 期 经 济 学 (季 刊) Vol . 5 , No . 3 2006 年 4 月 China Economic Quart erly Ap ril , 2006 对外贸易、地方保护和中国的产业布局 黄玖立  李坤望 摘  要  本文研究发现 , 20 世纪 80 年代由于新旧工业基地的轮替 , 地区 专业化和分布的不平衡性稍有退化 ; 而 90 年代地区专业化则显著加深 , 分布的 不平衡性和集中程度明显加速 。对外贸易中的地理优势显著地影响中国的产业 布局 , 但地方保护的影响在 90 年代仅限于内地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产业 分布中的解释力是显然的 , 而新经济地理学的部分预测也在本文的实证中得到 支持 。 对外贸易 , 地方保护主义 , 产业布局   关键词   一 、导   言 改革开放以后 , 凭借国际贸易上的地理优势 、历史形成的工业基础以及 配套的政策优惠 , 东部沿海省市的工业化程度高于内地 , 并在事实上集聚着 大部分工业活动 。与此同时 , 沿海和内地之间的收入差距从总体上呈现上升 ( ) ( 趋势 刘夏明等 , 2004 。实证研究表明 , 这种差距主要来 自工业部门 Fuj i t a 和 Hu , 200 1) 。更具体地 , 由于各部门的不同劳动生产率 , 地区之间产业 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各地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 Ge , 2003) 。仅就各个部门而言 , 地理集中度与生产率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Fan 和 Scot t (2003) 发现 , 集 中程度高的制造业产业生产率也越高 , 尤其在那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 产业 。从而研究产业的地区布局及其决定因素 , 不但可以揭示产业发展演化 的一般规律 , 也有助于我们增加对中国地区收入差距的理解 。 追溯历史我们就会发现 , 中国东部和中西部的产业或经济活动分布的非 对称性并不是近现代才有的现象 。从唐朝末年开始 , 经济重心东移 , 东南沿 1 海经济活动远比内地更为兴旺发达 。近代 , 由于 “洋务运动”、外商投资和民 族工业的兴起 , 东部沿海集聚了中国近现代工业中的大部分 。虽然在建国后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由于行政命令取代了市场价格信号在配置资源中的作 2 用 , 各个省区的产业结构趋同。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 20 世纪 90 年代 以后 ,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 。通讯作者及地址 :黄玖立 ,天津南开大学西区公寓 8 栋 A 座 6 302 ,30007 1 ; 电话 : (022) 234943 13 ; Email : j lhuang @mail . nankai . edu . cn 。作者感谢孙希芳和黎德福的 帮助与支持 。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建议 。当然作者文责自负 。 1 黄仁宇认为 ,经济活动重心从唐朝末年开始从西向东转移是由于“东南区域尤以土地肥沃水道交通便 ( ) 利而有吸引力”黄仁宇 ,1997 :第 126 页 。 2 改革开放以前 ,虽然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