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PAGE
PAGE 10
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柳科协软20071号)课题
一、绪 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主要是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如民间文学、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工艺技能和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以及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是地域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承载,彰显了文化的独特性、丰富性与多元性;同时作为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资源,在构建地域人文精神、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因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合理有效的运用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和多元收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发展也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柳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极为丰富,底蕴深厚。做好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开发与合理利用工作,对于建设多元和谐的社会文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文化柳州”的建设等等,无疑是重要且必要的。
二、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状
柳州自汉建制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自古便是多民族聚居地。目前柳州有48个民族成分,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89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3.3%,世居民族有汉、壮、苗、侗等。这些族群在长期的相处交流里创造出了具有鲜明个性、又相互融合了多个民族元素的独特文化。在2006年以来柳州市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共整理出14类180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木构建筑的营造技艺,苗族的坡会、服饰,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等等,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人生礼仪、岁时节日、语言文学、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信仰等各个方面。这些在民众中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完好的人文内涵和社会功能,蕴涵着民族和族群的历史渊源、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文化特质和文化交融,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聚落形式的历史过程,真实记录了传统建筑风貌、优秀建筑工艺、传统民俗民风和原始空间形态,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利用价值。2005年以来,经过普查和逐级申报,柳州市有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苗族系列坡会群、彩调(与自治区联合申报)等四项被公布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苗族系列坡会群、柳州山歌、高沙锣鼓、侗戏等七项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侗族大歌、苗族系列坡会群、柳州山歌、柳南高沙锣鼓、融水苗族芦笙斗马、鹿寨平山山歌、柳城民间传统山歌等八项名录列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柳江县壮族师公舞、融安县长安文场、三江县花炮节、侗族百家宴、侗族刺绣、侗族医药、侗族款文化(注)、侗族器乐、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等九项名录列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开展了对传承人的认定和保护,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利用上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表
县名
种类
具体内容
保护现状
三
江
民间文学
故事《甫宽》
民间美术
剪纸
有传承人
农民画
有传承人
民间音乐
侗族大歌
已被收录至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吴光祖、覃奶号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六甲歌
草苗明歌
侗笛
侗族芦笙
民间舞蹈
芦笙踩堂
戏曲
侗戏
已被收录至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杨开远获第一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曲艺
讲款
已被收录至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间手工技艺
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
已被收录至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杨似玉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刺绣
有传承人
银器首饰制作
有传承人
消费习俗
百家宴
已被收录至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人生礼俗
挑新水
岁时节令
抬官人
民间知识
侗族医学
已被收录至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抢花炮
已被收录至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划龙舟
融
水
民间文学
故事《底兄》
故事《灯花》
故事《覃赖二的故事》
传说《多达泉》
传说《古鼎龙潭》
民间美术
苗绣
有传承人
蜡染
有传承人
民间音乐
果哈
苗族唯一的民间弓弦乐器,仅有少部分老人懂得吹奏,状况濒危
果铃
仅有少部分老人懂得吹奏,状况濒危
芦笙
盛行于坡会、节庆、宗教祭祀及婚、丧、礼俗等场合,保护状况良好
朋比
仅大浪乡的桐里村还保留这一古老乐器
踩堂曲
流传安陲、安太、四荣、香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标准.doc VIP
- 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教案(40篇).pdf
- 菜品知识培训.pptx
- 旅游收入与分配-(精选·公开·课件).ppt
- 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苏州湾投资发展(江苏)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高压氧治疗对于颈椎病患者的影响分析.pptx
- 2021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苏州湾投资发展(江苏)有限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尼可地尔夜景游览欣赏岛上迷人的夜间灯光和美景.pptx
- 2023年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苏州湾投资发展(江苏)有限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六单元跨学科实践活动5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