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中国秦汉史05.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剑桥中国秦汉史05.pdf

海纳百川 藏书博览 简装书库 中国史地 通史 剑桥 中国秦汉史 05 [英]崔瑞德 鲁惟一 上海市黄浦区教育信息中心 第6章 汉朝的对外关系 汉代中国的世界秩序:理论与实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决定用建造若干刻石的办法来颂扬他的皇帝生涯 中登峰造极的成就,这些刻石建立在沿着他首次视察旅行路线的东海滨的各 个地方。在一座刻石 (位于琅琊,今山东)中,皇帝为自己统一了中国人所 知的全部文明世界而深感喜悦。刻石铭文毕竟是一种公开的文献,写它的意 图是要激发新近统一帝国的团结一致意识。因此,它不能用来表示始皇帝的 世界地理概念。在邹衍 (公元前305—前240?)的地理学思考影响下,始皇 帝和战国时期其他统治者一样,相信在大海彼岸能够找到 “不死药”。事实 上,这正是公元前219年始皇帝派遣徐福市 (也叫徐福)前往海上寻找蓬莱、 方丈和瀛洲几座虚构的岛屿原因所在。 邹衍的理论 按照邹衍的理论,世界有几块大陆 (大九洲),每一块又分成九个地区。 九大洲彼此由大海隔开,每一块大陆上的九个地区彼此也是由环绕周围的海 分开的。中国被称为红色地区的神圣大陆 (赤县神州),但仅仅是一个洲中 的九区之一。换句话说,中国只占有整个世界的1/81。在邹衍的体系里,中 国是否位于它自己所在大陆的中心,并不清楚。① 由于邹衍的理论传播日广,中国对于它的位置的自我意识经历了一次根 本的改变。视中国等于 “天下”的旧观念逐渐让位于较为实际的观念,即认 为中国位于 “海内”。秦汉统一以后,中华帝国确实仍被认为是“天下”。 但这主要是在政治领域中的一种习惯用语,旨在证明皇帝是天之子;它不能 用来证明秦汉时期中国人仍然赞同中国包括整个世界的看法。下面可以举出 一例。公元前196年,高帝访问他的家乡沛,邀请他的旧日友人和邻居长者 聚会。在宴会到达高潮时,皇帝创作并演唱了著名的 《大风歌》,其中一行 是: 威加四海兮归故乡。② 宴会以后,他对长者们说,他有天下应归功于沛的土地和人民,因为他 的帝业是从作为沛公开始的。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 “海内”是在地理学意 义上使用的,表示中国领土的界限,而 “天下”则是较纯粹的政治概念,与 现代的帝国是同义语。 战国后期和秦汉时代的地理著作中提到中国时实际上全都使用更加现实 的 “海内”一词,指出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这些著作包括《书经》中的《禹 ① 关于后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某些方面,读者可参考雷夫·德克雷斯皮尼: 《北部边疆:后汉帝国的政策和 策略》 (堪培拉,1984),该书出版时本书在印刷中。 ① 《史记》卷七四,第2344 页;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卜德译本,第1 卷,第160—161 页。 ② 《史记》卷八,第389 页 (沙畹:《史记译注》第2 卷,第397 页。伯顿·沃森: 《英译〈史记〉》(纽 约和伦敦,1961)第2 卷,第114 页。关于 “天下”观念,见安部健夫:《中国人的天下观念》(东京, 1956),第83—89 页。 ③ 贡》篇,《山海经》,《吕氏春秋》中的《有始》篇,以及《淮南子》的《坠 形》篇。 《淮南子》尤其显示出邹衍的影响。它断言中国之外有八殥,八殥 ① 之外有八极。 按照这种观点,中国因此仅仅是全部世界的一个小的组成部 分。 此外,由于他们的世界地理知识随着时间而增长,汉代中国人甚至认识 到中国不一定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明国家。这在后汉时期中国人称罗马帝国(更 确地说是东罗马)为大秦一事中表现得很清楚。根据 《后汉书》的记载,用 此名称呼罗马帝国,恰恰是因为它的人民和文化可与中国相提并论。② 但是,如果汉代中国人在地理学意义上并不认为中国是中心,那末,在 政治文化意义上,他们的确是中国中心论者。因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秩序 从来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倒不如说,他们关心的是建立和维持中国人的世 界秩序,这一秩序是由中国中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