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解释.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见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各种丝织品和衣物,年代早,数量大,品种多,保存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史料。1号墓边箱出土的织物,大部分放在几个竹笥之中,除15件相当完整的单、夹绵袍及裙、袜、手套、 香囊和巾、袱外, 还有46卷单幅的绢、纱、绮、罗、锦和绣品,都以荻茎为骨干卷扎整齐,以象征成匹的缯帛。3号墓出土的丝织品和衣物,大部分已残破不成形,品种与1号墓大致相同,但锦的花色较多。最能反映汉代纺织技术发展状况的是素纱和绒圈锦。薄如蝉翼的素纱单衣,重不到1两,是当时缫纺技术发展程度的标志。用作衣物缘饰的绒圈锦,纹样具有立体效果,需要双经轴机构的复杂提花机才能织出这样的纹样来,其发现证明绒类织物是中国最早发明创造的,从而否定了过去误认为唐代以后才有或从国外传入的说法。而印花敷彩纱的发现,表明当时在印染工艺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保存较好的麻布,发现于1号墓的尸体包裹之中,系用苎麻或大麻织成,当时出土时仍具有很强的韧性。 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最早是从丝绸开始的。罗马皇帝凯撒曾穿着丝绸袍服到戏院看戏,引起了全场轰动,人们羡慕至极,凯撒所穿的丝绸被认为是绝代的豪华。此后人们竞相仿效,一时间丝绸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服装面料,罗马城里的男女贵族无不以穿上丝绸为荣。就这样这种风俗,绵绵数百年之间,但罗马贵族对于丝绸的喜爱却是有增无减。但是,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并不出产丝绸,当时他们所穿的丝绸是经过许多中间环节,不惜重金,从遥远的中国运来的。这条连结东西方之间的重要商道,也就因此而称之为“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起点,则是被西方人称为“赛里斯”(意即丝国)的中国。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这些排囊,就叫“水排”。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是南阳太守杜诗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的。因为它“用力少,见功多”所以大家乐于使用。三国时期的韩暨把它推广到了魏国官营冶炼作坊中,用水排代替过去的马排、人排,四季不歇。水排不但节省了人力、畜力,而且鼓风能力比较强,因此促进了冶铁业的发展。水排在我国沿用了很长一个时期,直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一些地方还在使用。 汉代的水排由同一时期的水碓和翻车结构组成,也是一种轮轴拉杆传动装置、我国古代水排构造的详细技术最早见于元代的《王祯农书》,依水轮放置方式的差别,分为立轮式和卧轮式两种。都是通过轮轴、拉杆及绳索把圆周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的,以此达到起闭风扇和鼓风的目的。因为水轮转动一次,风扇可以起闭多次,所以鼓风效能大大提高。 杜诗,河南汲县(今卫辉)人。光武帝时,任侍御史。建武七年(公元31年),在任南阳太守时,通过总结前人劳动生产经验而创造出水排(水力鼓风机),运用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而见效多。他还主持修治陂池,广开田池,使郡内富庶起来。有“杜母”之称。南阳人称赞说:“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 杜诗水排 冶铁水排模型 通过利用水排鼓风冶铁,大大提高了鼓风效能,也节约了人力,提高了冶炼质量。使汉代的铁器数量大大增多,并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军事等领域,为社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汉代水排的应用,比欧洲的水排早了1000多年,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和伟大智慧的结晶。 卧式水排 三、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汉武帝时期,统一铸造了五铢钱,并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的经营权收归中央,抑制了地方上商人牟取暴利,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汉代五铢钱 * 导入新课 汉长安遗址 第13课 两汉经济的发展 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丝织和冶炼技术的提高 加强集权的经济措施和商业的繁荣 一、治理黄河和农业的进步 1.治理黄河 2.农业的进步 古代的黄河下游经常决口,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灾难,汉武帝和东汉明帝都曾经下令治理黄河。 汉代的农具有了很大的进步,农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干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全长5464千米, 流域面积75万平方千米,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黄河的入海口河宽1500米,一般为500米,较窄处只有300米,水深一般为2.5米,有的地方深度只有1.2—1.3米。 黄河 黄河水患,根在泥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