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产健康养殖与生态水产养殖以及海产贝类生态养殖类型以及生态脆弱
一、水产健康养殖与生态水产养殖以及海产贝类生态养殖类型 2009219023 刘淑兰 水产健康养殖 包括种质优化和品种改良,指尽可能使养殖的水产动物减少或避免发生疾病,产品无药物残留,符合人类健康需要,合理控制养殖容量,投喂营养物质平衡的饲料,安全使用渔药,在谋取高经济效益的同时,遵守可持续发展原则,使水产养殖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并且水产养殖整个过程达到科学化和标准化。 生态水产养殖 生态水产养殖指根据不同水产养殖生物间的生物学特性及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生长,保持系统内外物质及能量流动良性循环,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并使水产养殖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水产综合技术。 海产贝类生态养殖类型 立体养殖模式 立体养殖能够促进农业 的生态化发展,实现挖潜降耗 降低污染的目的,有利于保护 生态环境。如:北方地区“虾- 蟹-蛤”立体生态高效养殖, “虾-鱼-贝-藻”生态养殖,“沙 蚕-贝类”混养,“虾—鱼—贝— 藻”多池循环水生态养殖。 鱼-虾-螃蟹-水蜜桃 甲鱼生态养殖 使用活菌制剂 活菌制剂也叫微生态制剂,其中的有益菌在水产动物肠道内大量繁殖,使病原菌受到抑制而难以生存,产生一些多肽类抗菌物质和多种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类胡萝卜素、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抑制或杀死病原菌,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 有益菌在肠道内还可产生多种消化酶,从而可以降低粪便中吲哚、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使氨浓度降低70%以上,起到生物除臭的作用,对于改善养殖环境十分有利。使用活菌制剂有“三好”优点,即:安全性好,稳定性好,经济性好,可以彻底消除使用抗菌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是发展生态养殖的重要途径。 二、生态脆弱及其评价标准、构建稳健的生态 生态脆弱 具有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和对外界干扰敏感的特征,且往往使系统在面对外界干扰时朝着不利于自身和人类开发利用的方向发展。 生态脆弱性是指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抵抗力弱,在被干扰后恢复能力低,容易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而且一经改变很难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性质。 长江源头 喀斯特区 生态脆弱 中国淡水生态脆弱 西部生态脆弱 评价指标 生态脆弱性评价是指在区域层次上,对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作出定量或者半定量的分析、描绘和鉴定。 生态脆弱性应根据研究区域所处的环境特征来选择能表现系统特征的评估方法。 生态脆弱性(EF)与系统本身的生态敏感性(ES)、生态弹性(EE)和面临的生态压力(EP)有关。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环境对各种干扰的敏感程度,反映的是其抵抗干扰的能力。 生态弹性指生态环境在内外扰动或压力不超过其弹性限度时,具有自我调节与自我恢复能力的特性。 生态压力评价旨在评价人类的生存需求和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三、当前贝类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贝类养殖存在的问题 (1)引种混乱,育种意识较差。 (2)水污染严重。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生活垃圾大量排放入海,使局部海域水质恶化,诱发病害。 (3)养殖密度过大,局部超负荷养殖严重。 (4)病害频频发生,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5)对埋栖型贝类养殖重视不够,大量滩涂荒废。 (6)养殖品种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特别是附着型贝类的养殖技术存在不少问题。 (7)养殖模式及养殖对象搭配不合理,严重改变了养殖海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力生物多样性。 对策 (1)充分总结和利用现有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搞好贝类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 (2)保护海洋环境,严防海水污染; (3)合理规划海区,因地制宜发展贝类养殖生产; (4)贝类病害的研究仍需要加强,摸索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培育出抗病和免疫力强的种类。 (5)立足生态生产,优化已养海域的养殖结构。 (6)发展工程化养殖 (7)控制药物滥用。 (8)开展水产品洁净生产。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