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卷六十一.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史记卷六十一

史记 ·1291· 史记卷六十一 列传一 伯夷列传 索隐列传者,谓即列入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故曰列传。 正义其人行迹可序列,故云列传。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蓺。诗书虽缺,①然虞夏之 文可知也。②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闲,岳牧咸荐,乃 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③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 ④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 ⑤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⑥太史公曰:余登箕山,⑦其上盖有许由頉 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 所闻由﹑光⑧义至高,⑨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⑩ 注①索隐按:孔子系家称古诗三千余篇,孔子删三百五篇 为诗,今亡五篇。 又书纬称孔子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 三百三十篇,乃删以一百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今百篇之 内见亡四十二篇,是诗书又有缺亡者也。 注②索隐按:尚书有尧典﹑舜典﹑大禹谟,备言虞夏禅让 之事,故云“虞夏之文可知也 ”。 注③正义舜禹皆典职事二十余年,然后践帝位。 史记 ·1292· 注④索隐言天下者是王者之重器 ,故庄子云“天下大器 ”是也。则大器亦重器也。 注⑤正义皇甫谧高士传云 :“许由字武仲。尧闻致天下而 让焉,乃退而遁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隐。尧又召为九州 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时有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 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 洗耳 。’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 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 。’牵犊上流饮之。许由 殁,葬此山,亦名许由山 。” 在洛州阳城县南十三里。 注⑥索隐按 :“说者”谓诸子杂记也。然尧让于许由,及 夏时有卞随﹑务光等,殷汤让之天下,并不受而逃,事具庄周 让王篇。正义经史唯称伯夷﹑叔齐,不及许由﹑卞随﹑务光者, 不少概见,何以哉?故言“何以称焉 ”,为不称说之也。 注⑦索隐盖杨恽﹑东方朔见其文称“余 ”,而加“太史公 曰”也。 注⑧索隐谓太史公闻庄周所说许由﹑务光等。 注⑨索隐谓尧让天下于许由,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颍水; 卞随自投于桐水; 务光负石自沈于卢水:是义至高。 注⑩索隐按:概是梗概,谓略也。盖以由﹑光义至高,而 诗书之文辞遂不少梗概载见,何以如此哉?是太史公疑说者之 言或非实也。正义概,古代反。 孔子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 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①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 叔齐让伯夷。伯夷曰 :“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 史记 ·1293· 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 归焉。③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 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 臣弒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 :“此义人也 。” 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 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④采薇而食之。⑤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⑥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 矣。⑦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⑧于嗟徂兮,命 之衰矣! ⑨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⑩ 注①索隐谓悲其兄弟相让,又义不食周粟而饿死。睹音鷪。 轶音逸。谓见逸诗之文,即下采薇之诗是也。不编入三百篇, 故云逸诗也。可异焉者,按论语云“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 今其诗云“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 是怨词也,故云可异焉。 注②索隐按 :“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其传云 孤竹君,是殷汤三月丙寅日所封。相传至夷﹑齐之父,名初, 字子朝。伯夷名允,字公信。叔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