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3.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杜甫诗三首3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 课文朗读 傍晚我投宿在石壕村,(正碰上)差吏半夜来捉人。老妇人慌忙出门查看,老头子吓得翻墙逃跑了。开头四句写故事发生。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每句各写一人,各自身份、举动和彼此系交代分明。“有吏夜捉人”,是全篇的提纲,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也捉人”“逾墙走”写出了差役半夜抓壮丁,手段狠毒,老百姓惶恐不安的景象象,渲染了紧张恐怖的气氛;又表明官府捉人之事经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唐军兵源之枯竭。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妇出门看,老翁逾墙走。 差吏的吼叫声是多么的凶狠,老妇人的啼哭是多么的悲苦。 写故事的展开。在差役怒呼、老妇苦啼声中,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一“怒”一“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何”字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渲染出差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并为下文写老妇人的哭诉制造了悲愤的气氛。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我听到老妇人上前哭诉说:我的三个儿子都去守卫邺城了,一个儿子捎回了书信,(信中说)两个儿子最近战死了。 从老妇自叙家事可知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已枯竭,兵役之苛酷;三男已死二男,可见战争之惨烈。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活着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可见战争使百姓民不聊生。老妇希望以自家处境来博得差吏的同情,高抬贵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家里再也没有其他人了,只有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 有孙子在,他的母亲还未离去,但是她进进出出已没有完整的衣裙。 差吏并不理会老妇人的哭诉,仍然逼老妇家出差役。老妇人只得回答,家里没有男人了(隐去老翁),只有吃奶的孙子和喂奶的母亲,寡媳妇衣不蔽体,贫困可想而知,也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妇人我虽然年老体衰,但请允许我跟随你们连夜赶回军营,赶快应征到河阳服兵役,还赶得上给士兵们做早餐。 差吏仍是追问不放。老妇自请赴役,仍从掩护老翁出发。力虽衰而请赴役,并请即刻动身,故作恳切,凄苦之情溢于言表。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夜深了,说话声没有了,似乎听到了地位的抽泣声。天亮登程赶路,直通老头肚子告别。 骚乱终于停息,在死寂一般的深夜,仍听到抽泣之声,也许是寡媳在哭泣,也许是更多的人在哭泣。诗人第二天天明上路时,只跟老翁告别。一夜之间,经此巨变,凄苦、悲愤,尽在不言中。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题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吏抓走。 石壕村这一户人家,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走服役,留下老翁、寡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妪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是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的。诗人抨击石壕吏的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深切的同情。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主 题 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蛮横凶暴、冷酷无情;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这三首诗歌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望岳》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 《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睹国都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之情。 《石壕吏》也写于战乱,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 拓展与延伸 从这三首诗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步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 四、作业: 1、?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 话说诗人杜甫 * 说说你所学过的杜甫的诗歌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