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古籍文献的科学保护与抢救.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文古籍文献的科学保护与抢救.doc

藏文古籍文献的科学保护与抢救   摘 要:文章在分析我国藏文古籍文献的收藏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藏文古籍文献进行科学保护与抢救的具体措施。指出了藏文古籍文献科学保护与抢救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藏文古籍 保护与抢救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2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125-04   Scientific Protection and Rescue of Tibetan Ancient Literature   Li Wanmei (Library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Gansu, 73003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Tibetan ancient literature collec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s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tect and rescue Tibetan ancient literature using modern technology and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meaning of this work.   Key words: Tibetan ancient literature; protection and rescue; thinking   CLC number: G255.1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125-04      我国的藏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颇有民族地域特色。从历史发展的实践看,最能代表藏族文化的当属藏文古籍文献。藏文古籍卷帙浩繁,数量惊人,内容广博,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珍宝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藏族先辈学者对藏族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历史文化的研究与记录,为我们研究古代藏学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以想见。藏文古籍文献一般包括吐蕃时期的敦煌古藏文历史文献和历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藏文碑文、铭文、档案文书、全国各地藏传佛教寺院珍藏的各种手抄版与木刻版的佛教显密经典、高僧和著名学者的传世著书、保存在藏族民间个人手中的族谱史、地方志、部落志以及数千年来在广大藏族民间口头广为流传的口传文献等等。      1 科学保护与抢救藏文古籍文献的现实意义      藏文古籍文献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自产生以来,全面、系统的保留了藏族精神文化思想的精髓,凝聚着千百年来藏族人民的智慧,它不仅是藏族文化的宝藏,而且也是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与精神财富。当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广泛应用,图书馆文献管理与服务工作已经向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变。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采取高科技手段对藏文古籍文献进行科学保护与抢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对于进一步研究民族历史,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振兴民族经济,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推进民族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 藏文古籍文献的收藏情况      2.1 国内收藏情况   我国藏文古籍文献内容丰富,数量仅次于汉文古籍文献。但是藏文古籍文献收藏分散,大部分保存在佛教寺院、博物馆和各民族高校图书馆。据调查显示:西藏、青海、四川、内蒙古、新疆、辽宁、吉林七省(区)档案馆就收藏了元、明、清、民国时期的藏文档案文献300余万件;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拉卜椤寺收藏经卷达6万多部;青海省塔尔寺不仅保存了举世罕见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而且还收藏了其它类型的藏文古籍文献3341函;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收藏藏经2万多函,10万多册;中国民族图书馆藏文古籍文献8000余函;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文古籍文献达3500余函;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文古籍文献有1500多函;[1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不仅收藏着最具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采用金粉、朱砂、墨汁三色,历经明万历至清道光年间抄就而成的藏文大藏经《甘珠尔》105函,3000余种,而且还收藏了其它版本的藏文古籍文献4000余种。   2.2 国外收藏情况   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我国的大量藏文古籍文献流失国外。据统计,目前,日本除藏有藏文大藏经的各种版本外,还收藏了大批敦煌藏文文献和11世纪以后的藏文典籍;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藏文古籍文献约5000卷;法国国立图书馆藏的藏文古籍文献达2500余卷;前俄国收藏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