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节-需求工程导论.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节-需求工程导论

在具体项目的实际开发中,企图让以上几个目标都达到理想的程度往往是非常困难的。 * 软件工程的框架 目标: 生产具有正确性、可用性以及价格合宜的产品 正确性反映软件产品实现相应功能规约的程度 可用性反映软件的基本结构、实现及其文档为用户可用的程度 价格合宜反映软件开发与运行的总代价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 过程 生产一个最终满足需求且达到工程目标的软件产品所需要的步骤 软件工程过程包括:开发过程、运作过程、维护过程、管理过程、支持过程、获取过程、供应过程、剪裁过程等 * 原则 选取适宜的开发模型 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 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 重视软件工程的管理 * * * 史前史中,没有别的场景比巨兽在焦油坑中垂死挣扎的场面更令人震撼。上帝见证着恐龙、猛犸象、剑齿虎在焦油中挣扎。它们挣扎得越是猛烈,焦油纠缠得越紧,没有任何猛兽足够强壮或具有足够的技巧,能够挣脱束缚,它们最后都沉到了坑底。 过去几十年的大型系统开发就犹如这样一个焦油坑,很多大型和强壮的动物在其中剧烈地挣扎。他们中大多数开发出了可运行的系统——不过,其中只有非常少数的项目满足了目标、时间进度和预算的要求。各种团队,大型的和小型的,庞杂的和精干的,一个接一个淹没在了焦油坑中。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问题会导致困难,每个都能被解决,但是当它们相互纠缠和累积在一起的时候,团队的行动就会变得越来越慢。对问题的麻烦程度,每个人似乎都会感到惊讶,并且很难看清问题的本质。不过,如果我们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试图先去理解它。 * * * * * * (2) 软件的需求是软件发展的动力。 早期的程序开发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仍然是其低级阶段的表现。 进入软件工程阶段以后,软件开发的成果具有社会属性,它要在市场中流通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要。 (3) 软件工作的范围从只考虑程序的编写扩展到涉及整个软件生存周期。 * 表1 软件规模的分类 * 例子--IBM360操作系统 研制人员最多时达1000多人,从1963年到1966年共花了四年时间才完成,总计耗费了5000多人年,以后又进行不断的修改和补充。 据统计,这个操作系统每次发行的新版本都是从前一版本中找出1000个程序错误而修正的结果。 该系统的整个研制费用为5亿美元,其中近一半花在软件上。 * * 软件危机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F. D. Brooks事后总结了他在组织开发过程中的沉痛教训时说:“正像一只逃亡的野兽落到泥潭中做垂死的挣扎,越是挣扎,陷得越深,最后无法逃脱灭顶的灾难。程序设计工作正像这样一个泥潭,一批批程序员被迫在泥潭中拼命挣扎,谁也没有料到问题竟会陷入这样的困境”。IBM360操作系统的历史教训成为软件开发项目的典型事例为人们所记取。 Software Crisis ! * 软件危机 问题出在哪里? ⑴ 项目没有被很好地理解;计划不周,最终导致进度拖延。 例1. In the late 1960s, a bright-eyed young engineer* was chosen to “write” a computer program for an automated manufacturing application. The reason for his selection was simple. He was the only person in his technical group who had attended a computer programming seminar. He knew the in’s and out’s of assembler language and Fortran, but nothing about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even less about project scheduling and tracking. *If you’re wondering whether this story is autobiographical, it is! * 软件危机 His boss gave him the appropriate manuals and a verbal description of what had to be done. He was informed that the project must be completed in two months. He read the manuals, considered his approach, and began writing co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