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 第二章 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ppt

审美文化 第二章 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审美文化 第二章 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

* * 中 国 审美 文 化 史 制作日期:2008年2月18日 制作者:许丙泉 (新闻传播学院) 第二章 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 公元前21世纪,中华民族一个具有国家性质的王朝——夏,诞生了。夏启子继父位,“家天下”从此拉开序幕。公元前17世纪的商因甲骨文的出现而成为信史时代。夏和商明显带着从原始部落组织向贵族集权社会过渡的痕迹,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作为,但固有的神灵观念还萦绕在脑际,那个捉摸不透也还把握不了的自然之上的冥冥之力,便被作为最高的主宰——帝,成为了希望所在。因此,这是一个巫史活动交织的时代。“巫”作为介于人、神之间的特殊媒介,作为取悦神灵、探知神意、指示行动、为人类谋福的神智之人,最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过度性质,即:人通过对神施加影响来支配自然,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史”最初作为用文字刻画来从事占卜的职掌,与巫几乎没有分别,同样记录、分析着神意的显现,只不过在后来的发展中越来越增加着人为努力的成分。巫和史,便是夏商这个过度时代特殊文化现象的一个标志。 夏商之际神秘、绮丽、象征的种种审美现象,就是在这种巫史交织的特定文化氛围中产生的。 第二章 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 第一节 “以众为观”:传说中的夏代器雕和乐舞 第二节 甲骨文:文化符号、书面“文学”和“线的艺术” 第三节 青铜饕餮:殷人崇神尚力的物化形态 第四节 “羊人为美”和“巫者舞也”:巫风弥漫的殷商 乐舞 第一节 “以众为观”:传说中的夏代器雕和乐舞 1、九鼎:“远方图物”与九州归一 《左传·宣公三年》: “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 。《史记·封禅书》更直称:“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享鬺上帝鬼神”。九鼎是王权的象征,还是享祭上帝鬼神的礼器。诸方图腾汇集到一个祭坛上,所享祭的就不会再是各自的神祗,伴随着地上王权的建立,天神一元——上帝的观念正在形成。春秋时,周定王派王孙满到楚国,楚庄王便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左传·宣公三年》 。战国时,秦国“兴师临周而求九鼎”《战国策·东周策》。 兽面铜镶玉牌饰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制作精良,表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有此水平,夏人铸鼎的传说应该不无根据。 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合金铜爵 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代表,手工业内部已经有了分工,出现了青铜器。 河南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合金铜爵 兽面铜镶玉牌饰 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 传说夏代有一部大型乐舞作品《大夏》。《吕氏春秋·古乐》称:“(禹)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歌舞要演唱九段,故称“九成”。《礼记·明堂位》称其表演形式“皮弁素积,裼而舞《大夏》”。即头戴皮帽,下身着白裙,上身袒露,舞容相当粗犷古朴。此作品后来成为历代宫廷经常上演的重要节目。 夏代最后一代国君桀的传说也涉及音乐歌舞,《管子·轻重甲》称桀有“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吕氏春秋·侈乐篇 》也说他“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 庞大的规模和风靡的状貌为特征,但已经不是集体上演,不是国王兼巫师,而是有了专门从事音乐舞蹈的“女乐”,显示出新的艺术因素的滋生和增长。 2、从夏启之舞到夏桀之乐 夏王朝的开国之君启,则有得《九辩》、《九歌》之说:“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辩》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山海经·大荒西经》) 。九辩》、《九歌》作为古乐曲名,在后来的楚辞中仍在沿用; 《九招》即古代典籍中常提到的《九韶》,或单称《韶》,《楚辞·离骚》就有“奏《九歌》而舞《韶》兮”的诗句。夏启在做着乘龙飞升的舞容。 《山海经·海外西经》的记述更为典型:“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典型地反映了人类社会早期氏族向国家过度阶段“巫师兼国王”的特有文化。 第二节、甲骨文:文化符号、书面“文学”和“线的艺术” 甲骨文的新伟大发现,历史进入了信史时代,甲骨文作为系统的、有组织的文字,本身就是一件崭新的“作品”,其内容是书面诗歌、散文的第一次“露面”,其形式又是书法艺术的第一次展示。仅凭在艺术门类方面的这些开辟之功,就弥足珍贵。 刻字龟甲骨 河南安阳出土 祭祀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