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论语》试题精选.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论语》试题精选

阅读小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①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②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阳货》) ③子路问于孔子曰:“君子亦有忧乎?”孔子曰:“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荀子.子道》) 23.根据①②则材料,概括人生追求过程中两种不同的心态。(2分) 24.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分析君子无忧的原因。(4分) 23.乐以忘忧(1分)??? 患得患失(1分) 24.孔子认为,君子在追求目标时,享受的是努力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快乐。在达到某一目标时,享受的是理想实现的快乐。君子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快乐,他们不会像小人一样,为了一己之利而陷入患得患失的狭隘境地。(1答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3—24题。(共6分) 【甲】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乙】布衣循私利而誉之,世主听虚声而礼之,礼之所在,利必加焉。百姓循私害而訾之,世主壅于俗而贱之,贱之所在,害必加焉。故名赏在乎私恶当罪之民,而毁害在乎公善宜赏之士,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 ——选自《韩非子·六反》 【注解】①虚声:虚假的名声。②訾:诋毁。③壅于俗:被这种世俗偏见所蒙蔽。 23.以上语录中体现了孔子、韩非子不同的义利观,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义利观。(2分) 24.你赞同哪一种义利观?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4分) 23.孔子:见利思义或重义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极端的功利主义或只有利益的算计没有道义。 24.赞同孔子的看法。孔子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但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如果只有利害关系,而没有道义关系,那么社会会变得功利而冷漠。所以我们要施行孔子的义利观,追求正当的利益,如果触犯了道义或损害了别人或国家的利益,那就把富贵当做浮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弘,宽广也。毅,强忍也。非弘不能胜其重,非毅无以致其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程子曰:“弘而不毅,则无规矩而难立;毅而不弘,则隘陋而无以居之。” 21、从第一段文字中,请概括出两个成语 (2分) 2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曾子和程子思想的理解。(4分) 21、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22、两人都认为宽深雄浑的气量是古今成大事者必备的素质。(1分)古人注重修养宽广的胸襟,雄浑的气量,这点至今仍很有现实意义,小则能够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则能够临大事、挽危局,用以镇世俗之急躁,立中流之砥柱,只有气量宏大才能放眼未来、走向世界。(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 礼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莫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白居易《鸟》) 21、《礼记》机孟子的观点与诸子百家中 (派别)的 思想相似。(2分) 21、上述材料围绕“仁”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请加以评析并说说当今社会”仁”的价值何在。(4分) 21、墨家 兼爱 22、孔子问人不问马,重人贱畜,以人为本,是仁爱的一种表现;孟子与《礼记》的思想一脉相承,推己及人是兼爱的表现;白居易爱人及物,爱世界万物,是对“仁”这一思想的发展与提升;这样的仁爱观在当今社会具有普世价值与现实意义,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1)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①。我之大贤与②,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论语·子张》) (2)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无惮改。”(《论语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