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自评报告.doc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自评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自评报告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自评报告(1)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自 评 报 告 佐证材料 自评 办 学 方 向 15分 1-1 服务对象 5分 学院面向全省招收普高生、三校生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开展成人教育、继续教育和各种培训;另外还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发区失地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进行职业培训,面向下岗失业人员以及企业在职职工进行岗位培训。 详见申报材料 5 1-2 人才需求 2分 学院地处宁波制造业和IT行业发达地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宁波保税区,电子类企业3000多家,宁波市家用电器行业除彩电外其他产品均有生产,有整机厂1000多家,年产整机7000万台,配套厂上万家。塑机行业生产总值超百亿元,产量占全国60%,其核心控制均属电工电子、自动化技术应用领域,每年都有较大技能型人才需求量。由于专业建设能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市场岗位群、职业能力为重点,所以电工电子与自动化类专业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含升入高一级学校,下同)及专业对口就业在本地区情况良好。三年来新生报到率平均在93 %以上。 调查显示,未来3年随着奇美电子、建龙钢厂、台塑企业等一些大型电子、自动化类的企业投产,本地区对电子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超过5000人。 详见申报材料 2 1-3 就业导向 5分 毕业生质量高,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一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100%,毕业生专业对口率93%以上,在宁波地区就业占86.4%。 5 1-4 合作办学 3分 学院与宁波市近10家电子类、自动化类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在互惠互利基础开展合作;学院还与保税区签订协议,成为宁波保税区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积极拓展与西部院校的合作,为培养西部地区的人才,发展西部地区经济,解决西部劳动力资源作出了贡献。 详见申报材料 3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自评报告(2)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自 评 报 告 佐证材料 自评 学校 基本 情况 10分 2-1 建筑面积 3分 校园占地面积为46公顷 详见申报材料 3 2-2 校舍面积 3分 校舍(不含教职工宿舍和相对独立的附属机构)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 3 2-3 在校生 规模 4分 截至2005年9月:全日制在校生数7718人。 4 专业 基本 情况 15分 3-1 专业设置情况 4分 1.应用电子专业自1999年9月正式招生来,共招收学生793人,已经毕业人数468人;电气自动化专业2004年9月招生,目前有在校生人数163人;通信技术专业已连续招生四届,共招收学生381人,毕业人数为153,目前有在校生为228。在校生共计:716人。 2.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制造类专业自1999年、2002年开始连续招生,目前机械制造类专业人数已有1053人。 详见申报材料 4 3-2 学历教育学生数及年培训人次 3分 高职学历教育全日制在校生7718人,成人学历教育4000多人(截至2005年9月)。社会培训:(1)我院的宁波市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常年为社会考培高技能人才,(2)受企业委托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3)面向社会开设各种短训班(4)为失地农民和务工人员培训。近两年,为社会培训近2000人次,完成4500多人次技能鉴定工作。 3 3-3 师资结构 与水平 8分 应用电子与自动化专业专职教师26人,兼职教师6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14人。 1.双师素质教师20人,占教师比例62.5%。 2.高级职称教师16人,占专业课教师比例50%。 3.高级工及以上实习指导教师12人,占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比例:85%。 4.兼职教师6人,占专业教师比例:19%。 详见申报材料 8 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自评报告(3)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自 评 报 告 佐证材料 自评 教学 改革 情况 15分 4-1 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 3分 学院确立了“以素质为核心,能力为基础”的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本位,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课时占总教学课时的60%以上。将实训内容模块化,针对就业岗位明确各专业应取得的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推进专业课和职业认证课的融合,学生毕业时必须具有“双证书”。 从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出发,针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加大课程整合力度,重组课程结构,建立起普通文化基础平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方向平台四部分组成的新课程体系,按照实现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要求及适应不同专业和层次的要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推进课程的层次化、模块化建设。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建设课程,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 采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