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第十二章顶出系统剖析
第十二章 顶出系统
制品顶出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当制品在模具中固化后﹐需要有一套有效的方式将其从模具中顶出﹐顶出质量的好坏将最后决定制品的质量,因此,制品的顶出是不可忽视的. 且在顶出中不能使制品变形﹑頂白﹑破裂等损坏制品的现象。这种装置就是顶出系統﹐顶出系统有如下几类﹕ 1.圆顶针 2.扁顶针 3.套筒 4.顶出块 5.脱料板 6.斜销 7.气顶 。
各种受力情况
顶出系統
在设计顶出系统时应遵守下列原则:
(1). 为使制品不致因顶出产生变形﹐破裂,穿孔等,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能承受力最大的部位,即刚性好的部位,如筋部,突缘,壳体形制品的壁缘等处. (2). 为避免顶出痕迹影响制品外观,顶出装置应设在制品的隐蔽面或非装饰表面.对于透明制品尤其要注意顶出位置及顶出形式的选择.
(3)﹑顶出行程一般在制品脱离模具5~~10mm﹐对于简单﹑大型的制品可顶出行程是制品深度的2/3。
(4)﹑回位杆(RP) ﹕在顶杆顶出制品后﹐其顶端会高出模穴许多﹐避免在下次合模前撞坏模仁﹐必须有保护机构﹐所以设置回位杆(RP)﹐也可设置拉回机构和弹簧助其复位。
(5)﹑顶杆端面一般会低或高于模穴面0.05~~0.1mm。
产品包紧力
产品顶出力要大于包紧力,包紧力来自产品收缩。
顶出系統
1.圆顶针
? 圆顶针:为最普遍最简单的顶出装置﹐圆顶针及顶针孔都易于加工,因此已被作为标准件而广泛使用。在加工较长的顶针孔时可采用距后模表面一段距离后改为逃孔的方式来減少顶针与模具面.避免发生咬蚀以简化模具制造.頂针需淬火处理,使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在成品表面为曲面時应注意圆顶针的防转。
其类型可分为﹕单节顶针和双节顶针
2.扁? 扁顶针:当成品空间较小rib较深不易排部较低圆顶针时采用扁頂扁顶针﹐一般排部在成品rib的底部。扁顶针孔一般采用线切割加工, 扁顶针需淬火处理,使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磨性,扁頂針的形狀(如圖)R角處增加頂針強度.
3.套筒
?
4.頂出块
?
5.脫料板。
6.斜顶
7.氣頂
氣頂出方式不論是在公模部份或母模部分,其頂出都很方便,不需要安裝推板.在頂出過程中整個制品的部均受同樣地的壓力,所以即便是軟的塑料,也可以在不發生變形的條件下脫離模具,通常氣頂出要求脫模斜度最小大於2°,所以對於形狀复杂需要較大脫模力的制品,則無法滿足其要求。
脱模
胶件脱模是注射成型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脱模质量好坏将最后决定胶件的质量;当模具打开时,胶件须留在具有脱模机构的半模(常在动模)上,利用脱模机构脱出胶件。
脱模设计原则:
(1)为使胶件不致因产生变形,推力布置尽量均匀,并尽量靠近胶料收缩包紧型芯,或者难于脱模的部位,如胶件细长柱位,采用司筒。
(2)推力点应作用在胶件刚性和强度最大的部位,避免作用在薄胶位,作用面也应尽可能大一些,如突缘、(筋)骨位、壳体壁缘等位置,筒形胶件多采用推板。(3)避免痕迹影响胶件外观,位置应设在胶件隐蔽面(内部)或非外观表明;对透明胶件尤其须注意顶出位置及形式的选择。(4)避免因真空吸附而使胶件产生顶白、变形,可采用复合或用透气钢排气,如顶杆推板或顶杆顶块,顶杆适当加大配合间隙排气,必要时还可设置进气阀。(5)脱模机构应运作可靠、灵活,且具有足够强度和耐磨性,如摆杆提高碰面强度耐磨性,面开设润滑槽也可渗氮处理提高耐磨性。(6)模具回针长度应在合模后,与前模板接触或低于0.1mm,如图8.1.1所示。
(7)弹簧复位常用于顶针板回位;由于弹簧复位不可靠,不可用作可靠的先复位。
顶针、扁顶针脱模
胶件脱模常用方式有顶针、司筒、扁顶针、推板脱模;由于司筒、扁顶价格较高(比顶针贵8~9倍),推板脱模多用在筒型薄壳胶件,因此,脱模使用最多的是顶针。当胶件周围无法布置顶针,如周围多为深骨位,骨深(15mm时,可采用扁顶针脱模。顶针、扁顶针表面硬度在HRC55以上,表面粗糙度Ra1.6以下。顶针、扁顶针脱模机构如图8.1.1所示,设置要点如下:
(1)顶针直径 d(?2.5mm时,选用有托顶针,提高顶针强度。
(2)扁顶针、有托顶针 K(H。
(3)顶位面是斜面,顶针固定端须加定位销;为防止顶出滑动,斜面可加工多个R小槽,如图8.1.2所示。
(4)扁顶针、顶针与孔配合长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