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榫卯结构教程.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的榫卯结构教程

 PAGE \* MERGEFORMAT 71 常见的榫卯结构 mqjjdcyjg1.jpg?(22.06 KB, 下载次数: 203)  HYPERLINK /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Q3ODM1fDAwZWMwMTQ5fDE0NDQ3ODUyMTl8MHwxMDc4Njg%3Dnothumb=yes \t _blank 下载附件?? HYPERLINK javascript:; 保存到相册 2011-9-19 23:03 上传 (一)、龙凤榫加穿带 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1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 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 叫“龙凤榫”。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 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 “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 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穿带两端出头 ,留做榫子。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 ? (二)、攒边打槽装板 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 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在木框的里口 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把木板装入 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 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 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传统家具的桌案面,柜门、柜帮、柜背等大都用此方法做成。 说品天地:“趱边打槽装板”此种木工的造法,远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已反映出来了, 它是木材使用的一项成功的创造。长期以来,此法在家具中广泛使用,如凳椅面、 桌案面、柜门柜帮以及不同部位上使用的条环板等等,举不胜举。趱边打槽装板的 优点是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之中,是薄板能当厚板用。木板因气候变化难 免胀缩,尤以横向的胀缩最为显著。木板装入四框,并不完全挤压,尤其在冬季制 造的家具,更须为木板的膨胀留余地。一般板心只有一个纵边使鳔,或四边全不使鳔。 装板的木框趱成后,与家具其他部位连结的不是板心,而是用直材造成的边框,伸缩性不大, 这样就使整个家具的结构不至由于面板的胀缩而影响起稳定坚实。木板断面没有纹理, 装板后使木材断面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花纹,色泽优美的纵切面。因此趱边打槽装板 是一种经济、美观、科学合理的造法。 ? (三)、楔钉榫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一种十分巧妙的榫卯,圈椅的扶手,部分圆形桌、 几的面和托泥用此法做成。 楔钉榫基本上是两片榫头合掌式的交搭,但两片榫之端又各出小舌,小舌入槽 后便使两片榫头紧贴在一起,管住它们不能向上或向下移动。此后更在搭口中 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的、头粗尾细的楔钉贯穿过去,使两片榫头在 向左和向右的方向上也不能拉开,于是两根弧形弯形材便严密地接成一体了。 说品天地:关门钉,极少数明式家具在榫卯拍合后,用趱打眼,销入一枚木钉 或竹钉,目的是使榫卯固定不动。北京匠师称之为“关门钉”,意思是门已关上 ,不再开了。修理古典家具,遇到这种情况时须将钉凿碎,方能拆卸,否则会 把榫卯拆坏。良工制榫实在无此的必要,故疑此乃一般工匠所为,或因当时定 制者有此要求,不得已而为之。 ? (四)、抱肩榫 抱肩榫是有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时使用的榫卯。以有束腰 的方桌为例,腿足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 以便与牙条的45°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 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明及清前期的有 束腰及牙条结结实实、服服贴贴地和腿足接合在一起。到清中期以后, 也还是抱肩榫,挂销省略不做了,牙条和束腰也改为两木分做,比明及 清前期的做法差多了。到清晚期,不仅没有挂销,连牙条上的榫舌也没 有了,只靠用胶粘合,抬桌子时往往会把牙条掰下来,真是每下愈况了。 ? (五)、霸王枨 前代工匠会这样设想,桌子四足之间不用构件连接,而设法把腿足与连接起来, 这样不会有枨子碍腿而能将桌面的承重直接分递到腿足上来。“霸王枨”正是为 实现此种设想而创造出来的。 霸王枨的上端托着穿带,用销钉固定,下端交代在腿足部靠上的地位。战国时已经 在棺椁铜环上使用的“勾挂垫榫”,用到这里来真是再理想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