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_历史文化名城.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同_历史文化名城

被誉为“塞外名城”的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最北端,处在内外长城之间,是山西第二大城市。这里三面环山,桑干河的支流御河纵贯南北。长期以来,人们对大同的认识止于煤都的富饶、云冈的瑰丽、华严寺的雄浑,其实,早在1982年,大同市就与北京、承德等24个城市一起首批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为山西唯一一座首批入列的城市。 山西北岳恒山 · · 大同清王万邦墓 山西平型关战役遗址 大同上华严寺 ·大同九龙 壁 大同云冈石窟 大同方山永固陵· 大同灵丘觉山 寺· 大同水神堂 恒山悬空寺· 大同灵丘古道· 恒山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的北岳恒山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境内。山脉叠嶂拔峙,横亘于塞上,大气磅礴,有“绝塞名山”之美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游览胜地和道教重要发祥地。   恒山风景旅游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英才传说等等无不卓然成景,奇趣盎然,景色独具魅力。左右对峙的东壁天峰岭和西壁翠屏山,断崖绿带,岩层清晰,美如画卷;两壁之间的金龙峡,峡谷幽深,峭壁侧立,石夹青天,最窄处不足三丈,历来便为绝塞天险,交通要冲。大字岭间的4棵迎客松,风格别致,形状奇特,悬于石外,紧抓岩石,傲然挺立,气势不凡;同时,山间的果老岭、姑嫂岩、飞石窟、还元洞、虎风口、大字湾等处,又充满了玄奇色彩,令人流连忘返。   恒山景区内的人文景观亦是星罗棋布,且多有传说。北岳主庙恒宗大殿,其脚下为一座崇高的山门。山门两侧有青龙、白虎二殿。入山门,劈面103层台阶,举目仰望,大殿崔嵬,气势宏大,不禁令人整襟恭行。此外,山上碧霞宫、凌云阁、斗姆官、纯阳宫、太乙庙等无不见证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兴起与发展。   踏临恒山之巅,群峰耸立,孤屏如削,夕阳返照,云成紫雾,犹若帷幕,挡住了尘世的喧嚣,只留下了“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浩渺美景。 悬空寺 悬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悬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后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寺门向南,以西为正。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而成。在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后,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公元460年—公元465年)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建成,前后计60多年。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日新眺”。 如今,整个云冈石窟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佛像蜂窝密布,大、中、小各式洞窟疏密有致地镶在云冈半腰。其中,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东、中、西三个部分各有所长,相互补充,从而使整座石窟外表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 石窟内的各式雕塑可谓是云冈石窟的精华所在。不同各种宗教人物形象体态匀称,神态各异。在雕凿技法上,继承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并在实践中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我国古代雕刻、建筑、音乐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