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PDFVIP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第 91卷第 0期 生 态 学 报 C+D,91;’+,0 9111年 7月 #=# ?=$@$AB=# .B’B=# EFG;9111 @@@@@@@@@@@@@@@@@@@@@@@@@@@@@@@@@@@@@@@@@@@@@@@@@@@@@@@@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 失的影响 陈 欣;王兆骞;杨武德;叶旭君 *浙江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杭州 04119/3 摘要!以浙江德清县排溪冲小流域生态系统为实例;采用定位土芯 ?H示踪和无界径流小区法研究了流域内坡地不同利 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43坡地不同利用方式磷素流失差异明显;流失最严重的是竹园;其次是旱地 作 物和新建果园;再次是幼龄茶园;林地和未开发利用的荒草 地 磷 素 的 流 失 较 轻8*93泥 沙 结 合 态 磷 *)FIJKLHDFJMNO+P6 NO+IHP;))3随 泥 沙 迁 移 流 失 是 红 壤 坡 地 磷 素 流 的 主 要 形 式;2种 利 用 方 式 中;))流 失 量 占 总 磷 流 失 量 的 平 均 值 为 Q5R1QS但土地利用方式不同有差异;荒草地T林地和幼龄茶园流失的磷素中可溶性磷*(KPP+DUMVNO+PNO+IHP;()3的比 重 较大;分别为 07R9/ST04RW/S和 9QR27S8*03竹园T旱地作物和新开果园磷素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农事活动和雨 季相吻合;因而如何调整农事活动时间是减轻坡地磷素流失的关键 关键词!小流域8土地利用方式8磷素流失 XYYZ[\]^Y]_^‘abc_dbef]Z‘d\\Zgb]^b‘h^]‘h^gf]_^]]abdia[g^j kd\Zg]hZe^YgZe]^a_dgZd;l^f\hZgbmhabd =n?’ oKp q#’A rOF+6sKFp t#’A qH6(M t?oH6uHp *vwxyz{y|yw}~!#$#%#z;’z($)!w *!$+zx$#},,)!w-’y% 04119/;.’$!)3 /0]\gd[\!OMPJHVG1FPL+pVHLJMVKpF)FK2KLO+p34KLI+61FJMIPOMVML+PGPJM4 +5(M6Kp3=+HpJG;rOM7KFp3 )I+UKpLM,OMIMPHDJP+8JFKpMVPO+1MVFP5+DD+1P!*43)O+PNO+IHPD+PPUFIKMV+8UK+HPDGKpVK55MIMpJDFpV HPMNFJJMIpP,OM+IVMI+5NO+PNO+IHPD+PP1FP8F48++5KMDV9 HNDFpV5KMDV9pM1DGM2ND+KJMV+ILOFIV9 MFIDGJMFNDFpJFJK+p9 =OKpF65KI5+IMPJ9 1FPJM3IFPPDFpV,*93)FIJKLHDFJMNO+PNO+IHP*))31FPJOM4F7+I 5+I4 +5NO+PNO+IHPD+PP1KJOJOMIHp+55,OMFUMIF3M+5))KpJ+JFDNO+PNO+IHP*)31FPQ5R1QS 8HJ UFIKMV1KJODFpVHPMNFJJMIpP,(KPP+DUMVNO+PNO+IHP*()3KpJ+JFDNO+PNO+IHP*)3Kp1FPJM3IFPPDFpV; 5+IMPJMVDFpVFpVMFIDGJMFNDFpJFJK+p1MIM07,9/S;04,W/S FpV9Q,27S;IMPNMLJKUMDG;1OKLO1MIMOK3OMI JOFp+JOMIDFpVHPMNFJJMIpP,*03OMNO+PNO+IHPD+PPPMIK+HPDG+LLHIIMVKp8F48++5KMDV;HNDFpV5KMDVFpV pM1DGM2ND+KJMV+ILOFIV1FPFJJIK8HJMVJ+JOML+pPKPJMpLG+5F3IKLHDJHIFDFLJKUKJKMPVHIKp3JOMIFKpGPMF6 P+p, :Z;k^ge]!NO+PNO+IHPD+PP8PD+NMDFpVHPMNFJJMIpP84KLI+61FJMIPOMVML+PGPJM4 文章编号!411161/00*9111310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603111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