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碌嫩习题集
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习题
单项选择题
1.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社会的主要劳动形式是( B )
A.体力劳动 B.脑力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2.在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反馈系统是( D )
A.企业管理系统 B.市场管理系统 C.国家调控系统 D.信息传递系统
3.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其效用具有强烈的时间性的是( D )
A.劳动工具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劳动力
4.蕴藏在所考察范围内的全部经济活动人口或者劳动力人口中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是( B )
A.现实的劳动力资源 B.潜在的劳动力资源 C.劳动力资源质量 D.劳动力资源数量
5.劳动者都能胜任的、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就能从事的劳动是( B )
A.复杂劳动 B.简单劳动 C.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
6.劳动的动因是 ( A )
A.人类的需要 B.自然的需要 C.社会的需要 D.家庭的需要
7.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成为社会劳动的主要形式的是( D )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个体劳动 D.共同劳动
8.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要要素是( C )
A.劳动对象 B.劳动工具 C.劳动力 D.劳动资料
9.在劳动力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指挥系统是( A )
A.劳动力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B.信息传递系统 C.国家调控系统 D.市场管理系统
10.劳动力市场体系中,信息传递系统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 ( D )
A.指挥系统 B.执行系统 C.监督系统 D.反馈系统
11.劳动力市场的规划、管理与调节称为( C )
A.劳动力市场运行 B.劳动力市场建立 C.劳动力市场调控 D.劳动力市场发育
12.经济时代,我国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实行的就业政策是( B )
A.多渠道就业 B.统包统配制 C.自主就业制 D.市场就业制
13.当前,我国政府在扩大就业方面制定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发展( C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14.目前,我国城乡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 D )
A.发展第三产业 B.扶持中小企业 C.鼓励非正规就业 D.加速城镇化
15.我国国务院颁布的《工伤保险条例》的施行日期是( B )
A.2003年1月1日 B.2004年1月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6年1月1日
16.我国1998年确立的“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内容是 ( D )
A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伤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B.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C.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D.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17.我国产生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 A )
A.新增劳动力众多 B.第二产业发展不充分 C.劳动参与率偏高 D.劳动力市场不完善
18.我国建立“三条保障线制度”的时间是 ( C )
A.1996 B.1997 C.1998 D.2003
19.通常情况下,被称为“民生之本”的是 ( A )
A.就业 B.教育 C.医疗 D.保险
20.在我国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C )
A.存款准备金 B.公开市场业务 C.利率 D.税收
2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劳动参与率“三高”特征的是 ( B )
A.总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B.妇女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C.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高 D.老年人口参与率高
22.从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产业将会是( C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23.我国《失业保险条例》颁布于( B )
A.1997 B.1999 C.2000 D.2004
24.以非全日制、临时性、阶段性和弹性工作时间为就业形式是( A )
A.非正规就业 B.长期就业 C.正规就业 D.短期就业
25.劳动者在一定生产技术条件和合理组织劳动的基础上,完成某项工作消耗劳动量的标准,称为( A )
A.劳动定额 B.工时定额 C.产量定额 D.人员定额
26.在每一专业或工种内部按照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高低进行的分工,称为( C )
A.职能分工 B.专业分工 C.技术分工 D.社会分工
27.定额管理的核心是( D )
A.劳动定额依据 B.劳动定额类型 C.劳动定额方法 D.劳动定额水平
28.制定劳动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ython人工智能培训.pptx
- 建筑工程图集 18K802:暖通空调系统的检测与监控(水系统分册).pdf VIP
- 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docx
- GF-2017-0201《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doc
- 2024年保安员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共1500题).doc
- 五四运动说课课件(新部编).ppt
- DLT5100—2014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pdf
- 2022年上海市普陀区初三中考一模英语听力试题及原文(附听力音频).docx VIP
- (高清版)BT 26745-2021 土木工程结构用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pdf VIP
- 大学生就业引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