笙曲悠悠情悠悠.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笙曲悠悠情悠悠.doc

PAGE  PAGE 3 笙曲悠悠情悠悠   军旅音乐家风采      胡天泉,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的一名老文艺战士,1953年12月,参军来到公安军文工团。“记得穿军装那天,兴奋得好像在梦游,我使劲拧了一下大腿,感觉很疼,才相信是真的。”1958年公安军文工团撤销,胡天泉随民族乐队一起调进了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担任笙独奏演员。   有两件事是胡天泉生命的支点――吹笙、当兵。笙与他相伴了一辈子,他把心血几乎全部耗在它的身上。   笙,中国古老的乐器之一。但几千年来,其功能仍然徘徊在捧、包、伴奏等低级阶段。新中国成立,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一派生机。一种责任感驱使着胡天泉一定要把笙吹出个道道来,他时常捧着笙仔细端详,心想,笙的演奏必须来个突破,琢磨着能否从笙的结构上来点改造,加强其表现功能。   乐曲创作促进乐器改革,反过来乐器改革又能有力推动乐曲创作。1956年,有一次胡天泉与当时司职公安军文工团乐队指挥的作曲家董洪德在动物园看孔雀开屏,董洪德突然联想到了“昆山玉碎凤凰叫”的古诗,便灵感大发:“天泉,咱们来搞个表现凤凰的笙曲吧?”当即,两个人兴奋得一拍即合。演奏独奏曲目,对笙的音域、音色和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大大地激起了胡天泉改革笙的劲头。他首先从扩展音域入手对笙进行改造,经过一番努力,第一阶段的改革将原来17簧13个音增加到了17簧17个音,两个完整的八度还外带一个半音。独奏曲《凤凰展翅》的诞生,笙以它崭新的容姿和优美的音色,历史性地首次登上了独奏艺术的舞台。1957年,23岁的胡天泉随中国青年艺术团参加了第六届莫斯科世界青年联欢节,在艺术比赛中,笙独奏《凤凰展翅》及吹打乐《大得胜》双双荣获金质奖章,这让他着着实实地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从1959年开始,前卫民族乐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群众性乐器改革活动,为胡天泉的笙改革创造动力和条件。在有关乐器厂的协助下,胡天泉将笙又从17个音逐渐增加到30簧、30个音,音域拓展了3个八度以上,在中间一个半八度的音区里补全了半音,并与乐器改革专家倪志珊一起研制安装了共鸣系统。至此,笙的结合更趋完善了。为进一步丰富笙的表现功能,1979年,他在D调26簧笙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嫁接了一支巴乌,起名叫“巴乌笙”,在笙的家族中又多了一个品种,并与作曲家林伟华创作了巴乌笙曲《阿细欢歌》,这首乐曲至今仍是胡天泉在国内外演出的保留曲目之一。   笙的结合改进了,演奏技巧必须跟上。在继承传统技巧的基础上,胡天泉很注意学习、借鉴其他吹奏乐器的演奏技巧,并用心从生活中启发创新灵感。他从漱口中启发了“呼舌”技巧,听别人打鼾启发了“嘟噜音”技巧,从二胡揉弦中又启发了”颤音”技巧等,逐渐摸索形成了呼吐、呖音、单双吐、聚气、大小花舌、拍颤、拂音、指音、滑音、击音等30多种技巧。为丰富笙的演奏曲目,他先后与人合作创作了《凤凰展翅》《芦笙舞曲》《白鸽飞翔》《草原骑兵》《海岛晨曲》《红旗招展》《边寨之夜》《石油赞歌》《井岗颂》《晋岭素描》《阿细欢歌》等20余首独奏、协奏曲,并出版了笙曲集。“50多年来,我捧着这把笙到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奏或讲学,每逢看到外国观众对中国民乐喜爱的样子,我总会有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回顾我的艺术道路,每一步都凝聚了党、祖国和军队的培育之???;每上一个台阶,都有领导、战友、专家和广大观众给予的力量支撑。”   如今胡天泉已经70多岁了,仍在舞台发光发热。2002年大年初一,随团在举世闻名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中国马年春节民族音乐会”,他的巴乌笙独奏赢得长时间的热烈掌声;2004年,胡天泉作为全军最年长的演员,在全军第八届文艺会演中获得了演奏一等奖;2006年10月,前卫民族乐团以崭新的艺术风采,晋京举行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民族交响音画《长征》,一曲《永远的索玛花》,观众热烈的掌声给了他莫大的鼓励。胡天泉虽然年岁渐大,但不服老,仍然坚持每天训练两个小时。为不断提升演奏技能,他与作曲家林伟华合作改编了大型笙协奏曲《黄河》,这是一首多乐章、很有内在张力的乐曲,但是,他的演奏同样出色。“我这辈子就是个吹笙的,我知道,人不能忘本,在我有生之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要把笙吹下去,我要通过笙曲报答党、祖国和军队的恩情,抒发我这个老军人赞美时代、赞美生活的情怀。”   ■刘杰/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