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华虎凤蝶二十年疑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破解中华虎凤蝶二十年疑案.doc

PAGE  PAGE 11 破解中华虎凤蝶二十年疑案   一种中国特有的珍稀蝶类,一段追踪近二十年的艰苦历程,它凝聚着天目山保护区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与追求……      二十年的不解之缘      一种起源比“猿人”更为古老的生物,有“活化石”之称的中华虎凤蝶,是早在19世纪就被英国昆虫学家Leech在中国的湖北省发现,首次采集并加以命名的一种模式标本种。20世纪30年代,一位美国昆虫学家在南京龙潭,也采集到了中华虎凤蝶个体。中国成了惟一拥有野生中华虎凤蝶的国家。然而,据报道中华虎凤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河南、陕西、浙江等地区都有分布,但个体数量十分稀少,在外国人发现中华虎凤蝶后的50年内再无人发现并研究报道相关信息。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独特、稀有、古老的特性,被我国昆虫界视为“国宝”,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国内受威胁的物种);在国际濒危动物保护委员会(IUCN)《受威胁的世界凤蝶》红皮书中列为K级保护对象。   20世纪80年代,中国昆虫专家吴琦先生,在南京牛首山附近捕捉到了中华虎凤蝶标本,据称他是中华虎凤蝶绝迹50年后重新发现的“第一人”。他后来又在杭州的西湖、灵隐寺、宝塔山及南京的紫金山、中山陵一带发现有中华虎凤蝶分布,尤其是在南京发现了近百只的特大中华虎凤蝶野生种群,因此称南京是该种的分布中心。那么,紧邻南京、杭州的天目山,有没有中华虎凤蝶呢?      在所有已掌握的天目山生物资源资料中,没有发现有任何记载,这个问题成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多年来的一块心病。   1987年,天目山保护区为摸清家底,组织了天目山自然资源综合考察,我和同事们幸运地承担了昆虫资源野外考察和相关资料收集工作,并在制定调查目标时,把浙江省及毗邻省已知分布的中华虎凤蝶、拉步甲、尖板曦箭蜒、彩臂金龟等几种珍稀昆虫列为重点调查对象。   为期3年的综合资源调查完成了,但在我们发现和整理出的1853种昆虫种类中,拉步甲、尖板曦箭蜒、彩臂金龟等3种珍稀昆虫均被发现,却始终没有发现中华虎凤蝶的行踪,也没有找到正式发表的有关中华虎凤蝶的文献记载。我们的希望落空了!难道天目山真的不存在中华虎凤蝶?      一个偶然的机会,揭开了天目山存在中华虎凤蝶的谜团      那是199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的同事带着一批我们自己难以鉴定的天目山科技馆的馆藏标本,来到浙江省自然博物馆请专家鉴定。这位专家就是周文豹教授,他在鉴定标本过程中无意间道出了一个秘密:“我在天目山曾捕捉到一只中华虎凤蝶,”而且还保存着这只蝴蝶标本。当同事听到这一消息后,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兴奋地说:“它可是我们苦苦追寻多年的宝贝啊!能不能让我一睹为快呢?”当周教授得知天目山十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这种蝴蝶的消息后,当即将这只保存了10余年的中华虎凤蝶标本回赠给天目山科技馆作科普展览用。   原来,1980年4月初的一天,专门研究蜻蜓类昆虫的周文豹教授来天目山采集昆虫标本时,在海拔500米左右的三里亭附近采集到一只罕见的中华虎凤蝶标本。可以说他是天目山发现中华虎凤蝶的第一人,这是后话。但由于当时蝶类不是他的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未作任何报道与进一步研究,只是把它作为珍稀蝶类标本保存下来,致使中华虎凤蝶在天目山的分布一直是一个谜。   天目山有中华虎凤蝶分布,而且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被发现,发现者就是周文豹教授,消息不胫而走。中华虎凤蝶标本在天目山科技馆一经展出,引起了保护区的轰动,尤其是对我和我的同事来说,眼前这只娇小玲珑的虎纹蝴蝶让我们魂牵梦绕十多年,终于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      中华虎凤蝶在天目山的出现,无疑使天目山拥有了唯一的一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蝶类,而且还增加了一种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性生物。因为蝶类是与植物、气候、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的脆弱生物,尤其是中华虎凤蝶,它既是一种“寡食性”的蝶类,有特定的寄主植物;又属早春寒冷气候下羽化的蝶类,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对生态环境要求苛刻。因此通过研究监测它的变化来指示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在保护区管理上采取相应措施,这也是我们苦苦寻找它的目的。我们要尽早掌握它的分布数量、范围及生存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进一步揭示它的生态价值!   可是,兴奋之余,摆在我们面前的仍然是困惑,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的野外调查竟没有发现它的行踪?难道它已经在天目山消失了?      “美丽”的陷阱      为了尽快在天目山再次找到中华虎凤蝶,我们决定先从查找资料了解“虎凤蝶”的相关生态学特性入手,试图从理论上找到中华虎凤蝶的生活史及其对环境的依赖特点。于是,自1992年后的几年当中,我们遍访了邻近地区所有科研院所的专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找到了浙江农业大学胡萃教授主编出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