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儒林列传_与_汉学师承_汉学师承记_的修撰及汉宋之争.pdf

_儒林列传_与_汉学师承_汉学师承记_的修撰及汉宋之争.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儒林列传_与_汉学师承_汉学师承记_的修撰及汉宋之争

2007 年第 1 期( 第 22 卷)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 1 2007( Vo l. 22) / 儒林列传0与/ 汉学师承0 ) )) 《汉学师承记》的修撰及汉宋之争 戚学民 摘 要: 江藩撰写的《汉学师承记》历来被视为清代学 术史的重要资料, 但是 在该书学术 内涵的解 读方面尚 有待发之覆。此书的学术意义与作者的撰述动机密切相关。江 藩撰写本 书特别与 阮元总 辑《国史儒 林传》一事 有关, 江氏的意图是要影响《国史儒林传》的编撰。由此 江藩以正史 的笔法和 规模, 在《汉学师 承记》中构 建了一 个以/ 汉学0 为正宗的清代儒学学术史, 在此过程中他 强化了汉 宋门户之见 , 将 主宋学 者摒弃在 外。正是 因为其 强烈 的门户之见,《汉学师承记》才引起宋学者的激烈反对, 但是因为具有正史的笔法和规模并得 到阮元的 支持, 它得以对整个清代学术史的书写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江藩; 阮元; 《汉学师承记》; 儒林传拟稿 的/ 师承0, 因 此书中 主要有 两方 面内容: 第 一, 一、引 言 汉学的学术观; 第二, 以汉学为中 心的儒学学术 发展史, 重点 是清 代汉学 师承 的谱 系。 全书宗 / 汉学0的出现和汉宋门户之争是清代学术史 旨用江藩的话 简单归 纳就 是: / 藩绾 发读书, 授 的重要事件, 对后来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史叙述都 经于吴郡通儒余古农、同 宗艮庭二先生, 明象数 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而在建立/ 汉学0论述和激 制度之原, 声 音训 诂之学。乃 知经 术一 坏于东 化/ 汉宋门户0纷争方面, 江藩的《汉学师承记》至 西晋之清 谈, 再 坏 于 南 北 宋 之 道 学。元、明 以 关重要。 来, 此道 益晦。至 本朝, 三惠 之学 盛于 吴中, 江 《汉 学 师 承 记》是 江 藩 于 嘉 庆 二 十 三 年 永、戴震 诸君, 继 起于 歙。从 此汉 学昌 明, 千载 ( 1818) 在广州 阮元 幕府中 刊刻的 著作, 由于 其 沉霾, 一朝复旦。0① / 汉 学0 与/ 师承0 , 这两个要 面世的时间恰好是乾隆、嘉庆时 代的结束, 该书 素相 辅 相 成, 相 互 呼 应, 构 成 了 该 书 述 学 的 又以学 人 传记 的 方式 总 结 了清 代 前 期的 学 术 主体。 史, 因而对 后世 发生了 巨大 的影 响。 该书影 响 正是由于《汉学师承记》叙学有/ 汉、宋门户之 最大之处 就是编 织了 清代/ 汉学0 的学人 谱系。 争0的色彩, 所以尽管它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 《汉学师承记》的汉学叙述至少由以下两 大要素 同时也引起了方东树等人的强烈批评。多年来, 构成, 即/ 汉学0及其/ 师承0, 尤其是清代/ 汉学0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