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综述.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综述

第2课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一、秦汉时期治国理论:;根据材料说出汉初“无为”的作用有哪些?;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汉武帝为了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需要“有为”的政治思想作支撑,那么什么样的思想符合当时统治的需要呢?;诸子百家中哪一政治学说或哪一派的治国思想适应汉武帝的统治需要?;新儒学;汉武帝 “有为”的表现:;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1)该故事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 (2)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1)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兼采众家思想 (2)儒学神学化(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3)儒学独尊,思想文化专制(实质);同:目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质:都是思想文化专制。影响:都有利于国家统一但不利于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异:政策:秦始皇排斥儒学,汉武帝尊崇儒学。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裁制;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 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与传统儒学有何异同?;三、儒学成为正统 1.原因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2.汉武帝采取系列崇儒措施;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政治)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儒学在民间独尊;;积 极;思考;一统二独权神授, 三纲五常为美德 ;1.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A.政治统一确保思想统一 B.思想统一服务于政治统一 C.思想统一与政治统一相互对应 D.政治统一从属于思想统一;3.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关系是( ) A.完全更新 B.因循守旧 C.继承与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4.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5.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这里“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主要是指(  ) A.“天人感应” B.“罢黜百家” C.三纲五常 D.民贵君轻 ;▼边境不宁 ▼诸侯王势力割据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土地兼并严重 ▼阶级矛盾尖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