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3语文复习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探究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人文教育的渗透探究
[内容提要] 新课标非常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笔者就目前高三语文复习迎考的教学现状,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探索怎样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具备解题能力的同时,增强人文素养,健全人格。
[关键词] 高三语文复习 人文教育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属性。
可是,放眼望去,我们回发现,中学语文教学强化工具性,忽视人文性。这一现象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尤为突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注重语基训练,忽视精神熏陶;注重解题技巧,忽视解题体验;注重单一评价,忽视潜在发展等。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实践中努力探索怎样在高三语文复习教学中落实人文教育,如何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同时,培育人文素养,健全健康人格,从而达到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
一 、人文教育的具体内涵
??? 西方, “人文”一词的出现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中世纪,因为教会垄断文化教育,学校只讲神学。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后,资产阶级思想家开设以希腊文拉丁文为基础的学科,包括文学、哲学、历史乃至自然科学。这些学科被称为“人文学科”。到了19世纪,历史学家才用“人文主义”一词来概括这一时期人文主义者的世界观,把这一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称为人文主义。从此,探索自然,祟尚理性,追求自由,赞美人性,张扬个性的人文主义精神便彰行天下。
具体说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民族思想及民族情感;二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在紧张的高三迎考复习教学中不应当应该丢弃这种人文教育,而应让学生在提高解题能力的同时,增进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民族情感的体验,健全丰富多样的健康个性。
二、高三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人在高三,最大压力便来自高考,于是教师纷纷围绕考纲安排教学内容。他们把考纲规定的知识点编成体系,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复习。这就使整个高三迎考复习教学模式化、单一化,呈现出以下一些不良状况:
1.注重语基训练,忽视精神熏陶
毋庸置疑,高三复习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迎考。于是,教师就堂而皇之地重视对学生的语基训练,忽视对学生的精神熏陶;学生也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用升学的间接兴趣来集中注意力。有些高三的学生平均每天要做3至4张语文 HYPERLINK /shijuan/Index.asp 试卷。学生疲于作出一个个题目的答案,教师忙于讲解、分析一个个题目的答案,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中就只有“做题——解答”,而没有了语文学习中精神的挖掘和积淀,没有了精神的陶冶。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没有了,学习的效率也降低了。
2.注重解题技巧,忽视解题体验
迎考复习教学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于是,教师千方百计地训练学生解题,要求学生答题合乎标准,忽视了学生解题时的体验。许多高三教师教学经验老道,他们将多年的高考试题集中起来,分析出高考命题趋向,命题意图及题中设置的圈套,让学生解题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写出命题人想要的答案。可对学生解题时的体验(迷茫、困惑、兴奋、高兴等)却只字不提,教师们无法提供学生解题时所需要的帮助,无法分享学生解题过程中的喜悦。这样,久而久之,语文教学就变得枯躁无味。
3.注重单一评价,忽视潜在发展
模拟考试,是高三学子最熟知的标准化检测。答案越接近标准的得分高,反之,则得分低。为此,学生就要进行了大量的练习,用许多仿真试题,将自己的思维标准化,让自己的答案标准化。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潜在的发展(如觉悟的提高、审美趣味的提高、合作和谐能力提高等)就不能恰到好处体现出来。久而久之,就出现了“高分低能”。
总之,高三语文的迎考复习教学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违背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三、人文教育的落实探索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人文关怀
提倡人文精神,进行人文教育,是我们语文教育教学“阵痛”后的思索。语文教学应回归到 “ 以人文教育为本位”的呼唤,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股最强音。倡导人文教育的理念,渗透人文教育,也应成为高三语文迎考教学改革和实践的必然选择。?? 高三语文复习教学首先应挣脱以理性工具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转变为重视对文化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揭示;由只注重培养学生作为社会所需的职业技能,转变为重视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培育与发展;由只注重对学生个体的改造,转变为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2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doc
- 高2下学期期末模拟试题.doc
- 高2下学期高中生对于初中知识的复习点.doc
- 高2下期末综合练习(高考模拟4)打印版.doc
- 高2会考化学练习.docx
- 高2人教版数学必修2预习资料.doc
- 高2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综合试卷.doc
- 高2化学“每周1练”系列试题.doc
- 高2化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教学设计.doc
- 高2化学上学期期中复习提纲(教案).doc
- 2024年中国钽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不锈钢清洗车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分类垃圾箱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水气电磁阀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4年中国绿藻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西宁卷)数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福建厦门高一下学期质量检测地理卷.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数学单元提优测试卷公式法(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 2010-2023历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省泸州卷)化学(带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