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4年级下张玉娜《落花生》2010.3.doc

语文4年级下张玉娜《落花生》2010.3.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4年级下张玉娜《落花生》2010.3

《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 1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难点 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五、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生:花生 师板书课题 :19.落花生 (齐读课题) 二、作者介绍: 许地山(1893.2.14—1941.8.4) 原名许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生于台湾台南,甲午之战后全家迁居福建龙溪(漳州)。幼年随父在广东读书,中学饿毕业因家境衰落,到漳州第二师范教书,1913年赴缅甸仰光中学任教,1916年回国。次年入燕京大学,得文学士学位后再入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1923年赴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次年到英国牛津大学研习。他对宗教史有精深研究,也下工夫钻研过印度哲学、人类学、民俗学,掌握梵文、希腊文和中国古代的金文、甲骨文,是著名学者。 过渡:课文虽然以“落花生”为题,但并不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文章,而是作者回忆了小时候所受的家教。本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他的散文以朴实洗练、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触,常常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为读者所喜欢。“落花生”是他的笔名。为什么他会对“落花生”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三、了解大意,理清结构 1.学习生字词 亩 尝 吩 咐 茅 榨 榴 可惜:值得惋惜。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开火车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齐读、指名读。 2.师: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齐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生: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四、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1,师:默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 2,下面我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思考: ①哪些部分是重点哪些部分是略写? ②学习重点段,理清写哪些内容;细读细想,弄清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③联系其余各段和课题,理解全文和思想感情。 3,指名读课文重点部分,教导学生学会把详略的手法用于自己的写作当中。 五、作业 抄写生字词 板书设计: 种花生 收花生 吃花生 议花生 ? 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都吃过花生吧,喜欢吃吗?回顾前文,继续学习落花生。 板书 :落花生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师: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生: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板书:种花生收花生) 2.师: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师:“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生:“居然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