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_产业链与社会福利.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技术创新_产业链与社会福利

第 5期 总第 223期 2010年 5月 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JOURNALOF BUSINESS ECONOM ICS No. 5V o.l 223 M ay 2010 收稿日期: 2009- 12- 25 基金项目: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中国产业竞争规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0 ( NCET- 07- 0449) ;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跨国公司与我国自主创新体系0 ( 07JJD790137) 作者简介: 付红艳 ( 1982- ), 女,山东青岛人,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理论、国际贸易理 论研究; 李长英 ( 1966- ),男, 山东无棣人,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经济学博士, 主要从事产业组织理论、国际经济学、微 观经济理论研究。 ¹ 科技统计报告 , 2009年第 6期。 º http: / /www. eeo. com. cn /Po litics/be ijing_new s/2009 /05/07 /136944. shtm l。 » 2009年 6月 1日,中铝副总经理敖宏表示, 中铝成功破解 /新型结构铝电解槽技术难题 0, 这将促使中铝的电解铝生 产成本降低 5%左右,预计每年公司效益将增加 26亿元 (中国投资, 2009年 7月 );夏普 ( Sha rp)创新硅喷墨技术,可让薄膜 晶体管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 http: / / in fo. china. alibaba. com /new s/ de tail/ v0- d1006023132. htm l)。 技术创新、产业链与社会福利 付红艳, 李长英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天津 300071) 摘 要: 文章运用一个上下游模型, 其中两个成本不同的下游企业从同一个上游企业那里 购买原材料,并在产品市场上进行产量竞争,低效率的企业从事降低成本的研发活动,研究表明: 生产效率低的企业支付的中间品价格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原来两企业的效率差距较小,技 术创新会提高社会福利;但是,如果原来两企业的效率差距很大,技术创新则会损害社会福利。文 章旨在分析技术创新的福利影响,为政府制定研发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产量竞争; 降低成本的技术创新;产业链;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 F062.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154( 2010) 05-0049-06 一、引 言 因为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和利润提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各国政府与企业不断加大研发 投入, 加快技术创新。科技统计报告显示: 2007年,我国的 RD经费支出总额达到 487. 9亿美元, 比2006年 增加111. 2亿美元,增速远远超过美、日、德、法、英五个 RD大国,与英国、法国的差距迅速缩小。 ¹ 面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009年中央以贷款贴息为主的方式,安排200亿元技术改 造专项资金。 º 由于技术创新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及核心竞争力, » 而且关系到社会的中长期福利,所以它已经成 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既有的文献在研究企业创新动机方面取得了开拓性的进展,其中一类 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水平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动机之间关系的分析, 如 A rrow ( 1962 ) [ 1] , M ansfield ( 1964) [ 2] , Dasgupta和 S tig litz( 1980) [ 3] , N ickell( 1996) [ 4] , Greenstein和 Ramey ( 1998) [ 5] , Agh ion( 2005) [ 6] 等, Chen和 Schw artz( 2009) [ 7] , T ish ler和 M ilstein( 2009) [ 8] 等学者的研究; 另一类研究则注重分析纵向市 场结构对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 Farrell和 Katz( 2000) [ 9] , B anerjee和 Lin( 2003) [ 10 ] , B rocas ( 2003) [ 11] , Buehler和 Schmutzler( 2008) [ 12] 等。此外, Q iu( 1997) [ 13] , Chen和 Sapp ing ton( 2009) [ 14] 等 还比较了不同竞争方式下企业创新动机的大小以及创新对消费者剩余、社会福利的影响。然而,这些研究 只是探讨了市场结构、企业行为以及国家政策等对企业创新动机的影响,专门针对技术创新福利效应问题 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在各国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同时, 我们不禁要问: 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对社会总是有 益的吗?各国政府纷纷增

文档评论(0)

5611907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