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2_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化进程与货币政策选择
PAGE
PAGE 14
宏观经济学
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
韩 平 李 斌 崔 永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100045)
作者基本情况
韩平,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主任,曾在《金融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李斌,经济学博士,2002-2004年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论文见于《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
崔永,经济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通信作者及地址:李斌,北京西城区月坛南街79号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金融研究处 100045
Email: HYPERLINK mailto:libin1998@263.net libin1998@263.net
我国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
摘 要:本文试图求解我国M2/GDP变动的动态增长路径,并对与此相关的经济金融政策选择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M2/GDP的变动路径具有逻辑斯蒂曲线的基本性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本文估算了我国M2/GDP的增长上限及其变化拐点。研究还发现,M2/GDP的上升并不必然意味着通胀压力不断加大,只有M2/GDP偏离动态增长路径时,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据此本文估算了2005年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合理区间。本文认为,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货币总量增长率,并继续推进体制性改革等措施确保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M2/GDP 动态增长 货币总量
一、引言
近年来,M2/GDP这一指标受到理论界和决策部门的广泛关注。作为衡量货币化与金融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的M2/GDP(为名义GDP,以下同)值上升很快,2003年已经达到1.93,成为国际上这一数值最高的国家之一,也成为宏观经济运行中十分引人注目的一个问题。理论界与决策部门对M2/GDP数值变化的态度,已经从1990年代前对快速市场化与货币化表现的肯定,转变为当前对这一指标过高所隐含的体制问题与金融风险的高度关注(易纲,2000)。围绕M2/GDP这一指标,引发了一系列有待求解的“谜团”。例如,M2相对GDP的更快增长为何没有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相反在90年代后期以来还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如何理解与此相关的“货币消失” (missing money)现象;如何看待M2/GDP的快速上升,能否对其未来变化进行一定的把握和预测。因此,围绕M2/GDP这一指标,我们至少会关心以下的问题,一是M2/GDP具有怎样的自身演进规律,是否能够得到M2/GDP动态演进的一条路径;二是M2/GDP值是否存在上升的极限,或者说,M2/GDP在到达一个怎样的水平后才会趋于稳定。R.Goldsmith(1969)对与M2/GDP类似的金融相关比率(FRI,即某一时点上一国金融工具的市场总值与实物形势的国民财富总值之比)的经验研究表明,FRI具有上升趋势,并在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趋于稳定。同时,货币量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也将表现出这样的变化过程,在趋于稳定后甚至出现下降。那么,就我国而言,M2/GDP是否将经历这样的演变过程,并在多高的程度上趋于稳定?三是M2/GDP与通货膨胀之间具有怎样的相互关系。显然,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相当的理论与实际价值。
在目前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中,余永定(2002)做了重要工作。余永定(2002)在其设定的货币运行规则中,求解出了M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并据此估算了我国M2/GDP的增长上限。这一研究具有开拓性。但我们发现,余文推导出的具有指数曲线形态的M2/GDP增长路径并不能很好拟合我国实际的M2/GDP变动轨迹,进而发现,余文所设定的货币运行规则具有一定的缺陷,这是造成其推导出的动态路径与现实状况不符的原因。在余永定(2002)的基础上,本文对M2/GDP的动态路径做了进一步的深化研究,推导出了具有逻辑斯蒂曲线性态的新的动态演进路径,并发现这一路径与经验数据有着非常好的拟合效果。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本文对M2/GDP动态路径变化及其上限的估算可能更具准确性。我们认为,我国M2/GDP的快速上升具有其内在必然性,具有逻辑斯蒂曲线的基本性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当遵循估算的M2/GDP的动态路径变化时,M2 相对GDP的增长并不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压力,M2/GDP只有在偏离其增长路径后才会对币值变化产生影响。我们据此估算了2005年货币供应量的合理区间。研究发现,如果2005年仍然将M2增速控制在年初确定的较低水平,很可能导致05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古镇旅游行业发展指数分析报告.pdf VIP
- 学习通《科研诚信与学术规范》课后及考试答案.pdf VIP
- 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所有词语汇编.doc
-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全册 教科版.docx VIP
- 施耐德Schneider Modicon M262 Logic Motion Controller编程指南.pdf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运营需求导则》白皮书内容介绍-牛英明.pdf
- 大学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docx VIP
- 血透病人消化道出血护理查房.pptx
- 中央空调施工的方案.doc VIP
- 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压轴题:平行线与三角形综合特训(压轴30题)解析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