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邀请读书来作伴[半命题].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邀请读书来作伴[半命题]

邀请读书来作伴 作者:双河乡一中130班 黄尚伦 指导教师:孙昌俊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读书”依稀出走,“开卷有益”渐成笑谈。因此,我要呼吁:邀请读书来作伴。 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不读书,人类哪来的进步?书籍是直接经验的积累,它把一部分人获得的知识更广泛地传播,促进了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文化和知识的交流与融合;它能够充实人的头脑,使人们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更彻底地认识和改变世界。人的认识就是在书籍文化中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者可以医愚。”苏清泉说:“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成果。读现代的书,就像是在与同时代的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读古代的书,可以传承先贤圣人的精神遗产。 读书,让我们开茅塞,得新知,养灵性。读书要“读自己的书”,“去耕种自己的园地”,不必随大流,必须有自己的选择,但要记住: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书莫视。要知道,读书不是回家,不必让老马带路,读书是出发,最好让好奇引路。当然,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一时还达不到“读自己的书”的境界,可以在良师的指点下读一点“别人的书”。书海茫茫,鱼目混珠。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有选择性的读。 选择好了“自己的书”,还要讲究读书方法。读书的方法有多种: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眼到----口到----心到),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心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孟轲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三国名相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而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却“务于精熟”。东晋陶渊明“不求甚解”,宋代陆象山“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总而言之,读书之法不胜枚举,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的法子。 现代社会,各种传播媒介迭起。足不出户便可??晓天下事。要知道,仅靠这些传播媒介来了解外部世界是远远不够的,更得靠“读”来弥补。况且,“读”的诸多好处是其它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应该把读书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作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链条,当作一种享受。邀请书籍来做客,终生与书相伴。 评语: 本文命题上就富有创意,邀请的对象不是人物,而是“读书”这一精神活动。正文部分着重就“为什么须读书”和“怎么读”两个问题来写,思想性强,主题明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