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橘颂_的传承与突破_兼论屈原创作_橘颂_之缘因与胜处.pdf
《橘颂》的传承与突破
——兼论屈原创作《橘颂》之缘因与胜处
陈怡良
(成功大学 中文系, 台湾 台南
70171
)
摘 要:《橘颂》是《楚辞·九章》中之一篇,是后世托物言志诗赋的典范,被誉为“咏物之祖”。 屈原创作《橘颂》之缘因,
有外缘,还有内因。 自然生态之引发,巫风盛行之诱导,神话典故之感悟,艺术氛围之冲激,是屈原创作《橘颂》的外缘;表达
愤懑之诉求,博览群籍之启示,展现才德之自信,流露参政之志向,则是屈原创作《橘颂》的内因。 楚辞乃为《诗经》之变,《橘
颂》之标题、体制、主旨、写法乃因袭《诗经》之《野有蔓草》、《鸱鸮》等诗作而来。 更可贵者,是屈原创作《橘颂》之突破,如主
题之新创、体制之改 造、比兴之错综、比拟之巧用、语言之精炼、形 象 之 塑 造 等。 而 屈 原 创 作《橘 颂》之 高 明 处,则 在 体 物 得
神,不即不离;因小见大,寄托深远;生命投入,物质升华;民族思想,寓意无穷。 从《橘颂》可以看出,屈原确为一位奇才,亦
确具伟大之创造才华。
关键词:屈原;楚辞;《橘颂》;诗经;比兴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6365
(
2012
)
01-0030-18
收稿日期:
2011-03-10
作者简介:陈怡良(
1940-
),男,台湾嘉义人,台湾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楚辞学、中国神话学、魏晋南北朝文学等。
一、前言
《橘颂》为《楚辞·九章》中之一篇,若以四句为一
节计算,则全诗仅九节,共一百五十二个字,简短精
炼,节奏明快,无论在文题、主旨、内容、写法上,均独
具特色,又以其“情采芬芳,比类寓意,又覃及细物”
(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语)①,“体物之精,寓意之
善,兼有之矣”(清蒋骥《山带阁注楚辞》语)②,以致被
南宋刘辰翁评为“咏物之祖”③,清胡文英亦判为“赋
物之祖”④,而成为后世托物言志诗赋之典范。
屈原究竟创作《橘颂》于何时何地?历代学者颇
有争议。以写作时期而言,王逸于《九章叙》中,以为
是屈原流放于江南所作⑤,惟未提出确切证据。而后
清代林云铭、蒋骥、民国游国恩等人,亦沿袭其说⑥,
持此观点之主要理由,是:橘遍植于江南,屈原既再
放于江南,自是易见此物,而引发其借物抒怀。又或
是基于本文末章“行比伯夷”句,以“伯夷不食周粟
之义,今宗国之危亡可待,置以为与国存亡之像,以
自矢其志”⑦,另有主此篇为屈原被谗疏时作者,如
清代姚鼐⑧,而其写作地点,自是在郢都。 现代学者
亦有主其乃屈原晚年所作, 甚至判为屈原之绝笔
者⑨,若是如此,其写作之地方,当在江南,或屈原自
陵阳返国途中,甚至是在屈原之投江自沉处汨罗。
对王逸之观点不赞同者,如明代汪瑗,以为《橘
颂》“乃平日所作,未必放逐之后所作者也”⑩,李陈
玉亦谓“屈子自赞”,“作于初任三闾大夫之际”輥輯訛,此
乃认为是屈原未放逐前,或任三闾大夫时作,近人陈
子展认同其说,且详加论证輥輰訛。清代陈本礼则据本文
“嗟尔幼志”、“年岁虽少”二语,判为“明明自道,盖
早年童冠时作也”輥輱訛,亦即青少年时期所作。 清代吴
汝纶亦以为是,而云:“此篇(《橘颂》)疑屈子少作,
故有幼志及‘年岁虽少’之语,未必已被谗也。 ”輥輲訛文
学史家陆侃如,以为是作于楚怀王十年左右,亦即
是屈原早年任左徒时作輥輳訛,姜亮夫以为是輥輴訛,郑振铎
亦言“《橘颂》则音节舒徐,气韵和平,当是他的最早
的未遇困阨时之作”輥輵訛。
其他如谭介甫輥輶訛、 林庚輥輷訛等学者, 均认同此说
法,甚至有现代学者,经过辨证,以为“《橘颂》是屈
原举行冠礼时明志之作”, 进而判为屈原二十岁,
时为楚威王六年时作輦輮訛。 要具体而明确判定其创作
时间,可能尚须有更充分之证据方可,不过大部分
之楚辞学者,都较认同“年少作”之观点,笔者个人
亦以为然,不过并不赞同是在初任三闾大夫时作,
而是在未任任何职务时作,而《橘颂》之写作地点,
可能是屈原青少年受教之地郢都, 较有可能。 盖
第
33
卷 第
1
期
2012
年
1
月
云梦学刊
Journal of Yunmeng
Vol.33
,
No.1
Jan. 2012
《橘颂》形式,皆以四言为主,与《诗 经》句法雷同,
当是自《诗经》演进 至以六、七言为主之骚体过 渡
期作品。 再以其中之字句:“嗟 尔幼志”、“年岁虽
少”,表面美橘,实际是影射自己而言,且字句之情
感,虽略有愤慨、反驳之意绪,然终无被放之时、地
情节,且与屈原被放江南之作《涉江》、《哀郢》、《怀
沙》等文情悲凄者有别。
《橘颂》这篇屈 骚 中 之 小 品,其 如 何 传 承? 如
何创新? 其创作的意义与价值为何? 这些历来似
不太为楚辞学者所特别重视,仅在其写作 年 代 问
题上,较被众多学者所讨论。 在写作年代上,若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