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文学卷答案
南京大学200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三小时)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文学315
适用专业: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戏剧戏曲学
注意: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
2.本科目允许/不允许使用无字典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
[说明]
(1)1-4题为必答题;5-8题为选答题,可从中任选两题作答。合计共答6题,每题25分
,本卷共150分。
(2)答案请一律写在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请标清题号,不必抄题。暂时不会做的题目也
请依顺序预留空白,以便随后补写。
(3)每题答案请简明扼要,文字一般掌握在500字左右。
一、必做题(4×25=100‘)
1、应当怎样认识艺术真实的内涵及其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2、厉鹗《论诗绝句》云:“美人香草本《离骚》,俎豆青莲尚未遥。颇爱《花间》断肠句,夜船吹笛雨潇潇。”结合中国诗史与词史谈谈对此诗的理解。
3、“寻根”小说作为一种创作思潮在80年代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它的思想主题具有哪些特征?又表现出怎样的内在矛盾?试举例论证。
4、以维吉尔《埃涅阿斯纪》为例,说明什么是“拟史诗”?并与《荷马史诗》作简要的比较。
二、选做题(4选2,2×25=50‘)
1、比较典型和意境异同。
2、简述桐城三祖的主张桐城文派的传衍。
3、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为例,论述曹禺话剧的艺术成就,并分析一下《原野》在曹禺创作中表现出这样的独特性?
8、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意义何在?
1、应当怎样认识艺术真实的内涵及其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艺术真实的概念不仅是多义的,而且是开放的。其基本的共同内容就是指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现实生活进行审美把握的正确性和准确性。艺术真实包括了三个层面的内容。
首先,是假定性真实,即作者在所创造的假定世界中表现的生活合情合理。一方面它是假定的,另一方面在这种假定的框架背景之下,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等又符合人们的一般生活体验,使人们可以从中看出这一世界与经验世界的部分重合,产生一种仿佛在阅读生活本身的效果。
其次,是认识性真实,既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对客观事物认识判断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它包含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展现现实客观世界的真相;其次,是是揭示现实客观世界所蕴涵的真理。
再次,是情感性真实,即作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审美情感的真挚可信、真切动人。情感真实不但增添了艺术的魅力,它作为艺术真实的深层内容,同时也是作品价值天平上一块重要的砝码。
艺术真实同生活真实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根本的不同。作家正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创造了既是生活差异物又是生活类似物的作品,形成了艺术真实。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同时,作品和生活之间从整体到细节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结构的“同形”,因此在衡量艺术真实时不能脱离生活真实的参照。但是,艺术真实作为生活真实的反映,毕竟是主观意识的存在。它是作家对生活真实进行选择、过滤、改造、加工的结果,凝聚着作家的审美创造,因此它可以而且应该比生活真实更集中更典型。
2、厉鹗《论诗绝句》云:“美人香草本《离骚》,俎豆青莲尚未遥。颇爱《花间》断肠句,夜船吹笛雨潇潇。”结合中国诗史与词史谈谈对此诗的理解。
厉鹗的这首《论诗绝句》典型地反映了浙西词派乃至整个清朝的一些词学观点和倾向。他标举“香草美人”,追求曲传寄托意在言外的高格,甚至从花间词中去挖掘这种品格,这个观念在清代颇为流行。
此诗首句点出中国诗学中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王逸把屈原 “引类譬喻”含有政治寄托的艺术象征,简称为“香草美人”的表现手法,并逐渐成为中国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离骚》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巧妙的象征比喻系统,使得诗歌蕴藉而且生动。厉鹗诗的第二句,意为花间词向李白学习“香草美人”的传统,可谓为时不远。李白的诗歌继承并发展了屈原浪漫主义的传统,尽管李白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但他安社稷、济苍生,一生至死不懈的政治理想这一核心主题始终未变。在我国古代中,一个士人揣摩或借用女性的心态、身份来表现其思想感情,往往是有所思想寄托的。第三句直接点题,表达自己对花间词的喜爱之情,最后一句则引用自皇甫松《梦江南》中的名句,以此表示作者对花间词中寄托断肠之悲的爱慕。
厉鹗的对花间词的这种观点是与浙西词派文学思想密切相连的。清代浙派词以“雅正”为词学旨归。其内涵包括:倡醇雅——反对淫语艳词,力求雅洁清新,脱去亵秽;贬伉直——主张婉曲含蓄,认为词之正宗风雅蕴藉;标骚雅——提倡寄兴托意,借香草美人寄寓家国身世之感。厉鹗是浙派词中期的领袖和巨匠,他将寄托的主旨由家国之恨转为内里情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