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渔家傲、江城子、观刈麦.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渔家傲、江城子、观刈麦

诗词赏析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号文正,称“范文正公”; 边境的秋天到了,它的景物和中原的不一样。大雁向衡阳飞去,毫无留恋之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起,边塞所特有的声音从四面纷纷响起。崇山峻岭里,烟雾弥漫中,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端起一杯浊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但边患未平,功业未成,归家之日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满地。将军和战士们难以入睡,他们白了头发,流下思乡的眼泪。;知内容 赏语言 悟情感;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赏析;羌管悠悠霜满地;;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号令严明,爱抚士卒,治军颇有成效,为西夏所惮服。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 ; 抒发了作者 1、壮志难酬的感叹, 2、思乡忧国的情怀, 3、含蓄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上片写边塞秋景;;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江城子·密州出猎;文学常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理解词义和句义;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狂气,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遣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上 片叙事;赏析;统领全词,既表现了诗人豪迈英武的形象,又抒发了诗人的豪放情怀。 ; “狂”字笼罩全篇,表现在哪些句子? ;“卷”,席卷的意思。 极言行走之快,表现 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 2、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运用典故委婉含蓄;主题;1、江城子 密州出猎》作者是( )(朝代)的( ) 2、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3、描写出猎队伍的句子 4、表现苏轼豪迈气概的句子。 ; 5、表现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6、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句子是 ;拓展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āng)橹(l?)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zūn )还酹(lèi)江月。?;观刈麦; 白居易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 ;默读思考: 1、作者看到了哪几个画面? 2、每个画面里有哪些人物, 他(她)们都做了什么? 说了什么? 3、作者对此有怎样的情感? ;赏析:;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本诗描绘了哪三幅画面?? 2、主要写了哪两个场景? 3、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4、全诗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1.妇姑童稚送饭,丁壮南冈割麦,贫妇抱子拾麦? 2.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辛苦;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 3.景物描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场面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语言描写;家田赋税尽,拾此充饥肠。? 心理描写;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4.诗人通过描写盛夏五月繁忙的情境,表现了对穷苦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愧疚之情,同时也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