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考研--城市建设史
一名词解释
1营寨城: 罗马营寨城有方正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中间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南西北四门。在道路交叉口建神庙。罗马营寨城的原型是派拉斯营地。典型是北非提姆加德城。
2田园城市: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3场所:场所是指由特定的人或事所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它具有以下重要特征;(1)占有性(2)非空间性(3)随机性
4“三横四直”:城内的河道和街道一样都是南北,东西的直线,东西向右三条南北向右四条较大的河道,人们称为
5平江府:宋代一般地区性的府城代表,苏州还保留这个平江府当时的城市平面图---《平江图》这是我国最早的城市地图,是研究宋代平江城市建设的可靠资料。
6邻里单位:即以邻里单位作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一个邻里应该按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从任何方向的距离都不超过0.8~1.2公里,包括大约1000个住户,相当于5000居民左右。他的四界为主要交通道路,不使儿童穿越。邻里单位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的商业服务设施,并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以及充分的绿地。建筑自由布置,各类住宅都须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7城市连绵区:一般称带状的,规模很大的城镇聚集区。它以若干个几十万以致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镇连续分布,形成城镇化的最发达地带,组成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美国的三个城市连绵区分别为 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地亚哥---旧金山大城市连绵区。
8旧城改造:是指局部或整体地、有步骤地改造和更新老城市的全部物质生活环境,以便根本改善其劳动、生活服务和休息等条件。
二简答
1 巴黎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
(1)罗马营寨城---在营寨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罗马城堡当时建立在塞纳河堵漏的小岛上,即城岛。后来在河以南扩建了城市,中世纪几次扩大自己的城墙
(2)古典主义---改造与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卢浮宫为代表,也包括市政桥梁设施,大量的贵族府邸,兴建路易十四广场(旺道姆广场)和胜利广场来歌功颂德巴黎城市中轴线,后来的香榭里舍大街、协和广场、星形广场等采用区域性、轴线式的方式,王权纪念碑凡尔赛的建设
雅各宾---178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规划开辟几条新干道同爱丽舍田园大道相接,修建绿化广场,广泛绿化。1789—1794法国出现新建筑潮流追求表现感情,性格,情绪。建筑上追求简单圆柱体,方椎体,平行六面体和球体
拿破仑帝国时期---军事独裁、皇帝、宣传对外战争胜利,代表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面貌---灰色屋顶的多层住宅建筑,有连续券廊的里沃利大街.巴黎西部的贵族区建设.凯旋门和明星广场 巴黎的核心---协和广场
(5)奥斯曼巴黎改建计划
背景---欧洲中心之一.目标---功能需要、宣传帝国、军事防御 内容---十字干道和环路.持续17年的道路建设,重视市中心/重要公共建筑的建设,大量的绿化建设.城市中心---分区设置中心市政设施建设的近代化
1965巴黎总归-------更大范围内安排工业和城市人口的分布,改变原来聚焦向心发展的的城市结构二沿塞纳河发展的带型城市结构,打破原来单中心的城市布局发展为多中心城市群
2、试比较有机疏散论与卫星城镇理论的比较
有机疏散理论是1918年由芬兰建筑师伊里尔。沙里宁为缓解城市机能过于集中所产生的弊病而提出的关于城市布局和城市发展的新理论。受到田园城市理论思想的影响。但它关于城市发展,城市布局,城市结构方面的内容是全新。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未来一书中对有机疏散理论作了系统地阐述。沙里宁认为当时趋于衰败的城市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原则与基础的革命性的演变,使城市具有良好的结构,以利于城市健康的发展。
对于城市结构方面,沙里宁认为城市结构既要有利于人类居住的天性,便于人们共同的社会生活,感受城市的脉络。他认为城市的聚落是必然的,不应开排除城市的聚落。但是在城市中同时要感受自然环境,使得城市不脱离自然环境。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城市内部应与有机体内部一样。他认为为了挽救城市的衰败,必须对城市进行形体和精神上的全面更新。不能任由城市摊大饼发展,凝聚成一块。他认为应该将城市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城市中心的区域。在关于城市布局,他认为城市中心区不应布置重工业,轻工业也应疏散出去,中心区应布置政府,行政,管理以及商业服务等事业单位,以及这些部门的人居住,其他地方布置绿化。他将人的活动分为日常性活动和偶然性活动,日常性的生活工作的活动应该集中,布置在城市的几个片区。而每一片区内部要能满足居民日常活动的所有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