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历史(第一讲)新.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绪论历史(第一讲)新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我们祖先用石头或手指帮助计数的远古时代。人类最早的 “计算机” 是手指, “Digit” 既表示“手指”又表示“整数数字”。; 祖冲之(429—500年); 珠算盘是中国古代在计算工具领域的另一项发明,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许多人钟爱的“计算机”。;17世纪初 ,首先创立对数概念闻名于世的英国数学家纳皮尔(J.Napier),在他所著的一本书里,介绍了一种新工具,即后来被称为“纳皮尔算筹”的器具.英国牧师奥却德和他的学生后来把圆盘计算尺改进成两根相互滑动的直尺状。; 工业革命开始后,人发明了各种机械设备,设计制造这些设备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计算,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当时的科学家也进行了计算工具的研究。; 17世纪最值得称颂的计算机发明当然属于法国科学家布莱斯·帕斯卡,帕斯卡为了帮助父亲计算税款制造了加法器,它第一次确立了计算机器的概念。 ;1673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明了乘除器,从而导致能够进行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器的诞生,商品机械计算器在1820真正出现。;莱布尼茨对计算机的贡献不仅在于乘法器,公元1700年左右,莱布尼茨中国“易图”(八卦)里受到启发,最终悟出了二进制数之真谛。 ;1958年后发现更早的机械计算器;西汉年间中国的纺织工匠已能熟练掌握提花机技术 。;法国机械师约瑟夫?杰卡德(Joseph Jacquard),大约在1801年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真正成功地改进了提花机。 ; 18世纪末,法国数学界调集大批数学家,组成了人工手算的流水线,经过长期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17卷《数学用表》的编制,但是,手工计算出的数据出现了大量错误。这件事情强烈刺激了巴贝奇制作了差分机 。;工业革命时代的机械计算器;电动机械式计算机(1930年);统计学家霍列瑞斯(Hollerith) 源自美国人口普查 1880年的人口普查1887年才完成 1890年的可能需要到1900年才能完?? Hollerith制表机(电子穿孔卡片汇总)应运而生,6个月即完成1890年人口普查数据汇总,随后两年内完成所有统计工作 1896年,Hollerith成立“计算制表记录公司”,1924年改名“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1935年:IBM制造了IBM601穿孔卡片式计算机,该计算机能够在一秒钟内计算出乘法运算。 ;1937年初冬的一个夜晚,他在家中的厨房里开始设计和制造一位的二进制加法器。他将从实验室带回的继电器、电池、指示灯等元件固定在一块1英尺见方的胶合板上,从空的食品罐头上剪了一些狭条作输入,用指示灯的明、灭代表计算结果,实验一举获得成功! ;;采用电气元件的“计算机原型”;普遍认为的“第一台计算机”;从ENIAC到EDVAC;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摩尔定律;现代计算机;计算机分类;计算机分类;关于超级计算机(巨型机);关于超级计算机(巨型机);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历史回顾;手摇计算机和半自动计算机 ; 帕斯卡加法器是一种系列齿轮组成的装置,外壳用黄铜材料制,是一个长20英寸、宽4英寸、高3英寸的长方盒子,面板上有一列显示数字的小窗口,旋紧发条后才能转动,用专用的铁笔来拨动转轮以输入数字。这种机器开始只能够做6位加法和减法。然而,即使只做加法,也有个“逢十进一”的进位问题。聪明的帕斯卡采用了一种小爪子式的棘轮装置。当定位齿轮朝9转动时,棘爪便逐渐升高;一旦齿轮转到0,棘爪就“咔嚓”一声跌落下来,推动十位数的齿轮前进一档。 ;1725年,法国纺织机械师布乔(B. Bouchon)想出了一个“穿孔纸带”的绝妙主意。布乔首先设法用一排编织针控制所有的经线运动,然后取来一卷纸带,根据图案打出一排排小孔,并把它压在编织针上。启动机器后,正对着小孔的编织针能穿过去钩起经线,其它则被纸带挡住不动。于是,编织针自动按照预先设计的图案去挑选经线,布乔的“思想”“传递”给了编织机,编织图案的“程序”也就“储存”在穿孔纸带的小孔之中。真正成功的改进是80年后,另一位法国机械师杰卡德大约在1801年完成了“自动提花编织机”的设计制作。他出生于里昂,其父是位织工。虽然杰卡德在1790年就基本形成了自动提花机设计构想,直到19世纪到来之后,杰卡德的机器才得以组装完成。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