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与传统戏曲.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代青少年与传统戏曲

当代青少年与传统戏曲 经济学院经济1101 1104200115 陆瑜蓝 我虽然是一个十足的90后,我也非常喜爱流行音乐和所有时尚的事物,但是由于从小收到家庭熏陶,我对中国传统戏曲也是情有独钟。小时候,外婆外公特别喜欢在收音机里听京剧,妈妈非常喜爱越剧。我在逐渐耳濡目染的过程中,也对京剧、昆曲、越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学校里,遇到和戏曲有关的话题我总是比同龄人了解的更多,谈起来也是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能亮一嗓子,每到这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会用惊诧的目光看着我,或许他们无法理解,我们这种年龄层次的人居然会对戏曲那么有兴趣,毕竟很多年轻人是连听都不愿意听的。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当代社会,不仅是90后,80后甚至很多70后都对传统戏曲知之甚少,或许大家对国粹京剧还有一点了解,那是因为我们国家对京剧的传承和宣传力度较大,相比之下,其他剧种,例如越剧、沪剧、豫剧、粤剧、黄梅戏等的人气就更加低了。这样的现状不禁让人感到遗憾和焦虑,几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精华到了当代居然鲜有人知。当然,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适合年轻观众的新剧目太少。以京剧为例,有名的剧目都是传统气息浓厚,缺乏时代感。例如《贵妃醉酒》、《春闺梦》、《四郎探母》等等,反复演了无数遍却很少有创新。别说80后90后的年轻观众,就是老戏迷老票友们看多了也难免觉得沉闷。而最近很火热的白先勇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就恰恰相反。昆曲的普及面不急京剧,但是它的经典剧目《牡丹亭》经过改变后融入了更多的青春气息,在各高校巡回演出的时候几乎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可见,青少年并不是无法接受戏曲,而是如今的戏曲形式缺乏变化,与青少年的思想有较大的距离。 媒体形式多样化导致普通剧场演出冷场。如今的传媒高度发展,电影、电视、音乐、话剧层出不穷,人们的娱乐生活也很丰富。大家在休闲的时候更愿意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而传统戏曲大多是在剧场里演出,网络上资源数量远不如电影电视剧。而且戏曲的表演形式也很单一,缺乏让年轻人喜欢的新鲜感。 宣传力度不够。现在,除了cctv的11频道是专门的戏曲频道外,我们国家几乎没有其他戏曲频道,对其他小剧种的宣传力度更是远远不够。戏曲的传承人也是一代比一代少,百戏之源昆曲的情况尤为严重。 那么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让戏曲容易被青少年接受呢? 改进戏曲的表演方式。讲戏曲与诸如话剧、电影这样的体验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必须承认,100多年来的所谓“新式教育”,实际上多半是西方文化的教育。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让中国经过学校培育的人都对西方文化比较熟悉。于是,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西方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文化质量的高低,戏曲审美亦概莫能外。今日如此,将来还会是这样。戏曲的表演形式程式化比较严重,客观地说,其唱腔变化不多,动作机械、呆板,很难将观众带入到情境之中。而电影、话剧的魅力就在于能让观众感觉到他们对面的不是舞台,而是真实发生的场景,它就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主人公就是自己,这就很容易让观众所接受。所以,我们应该致力于创新戏曲的表演方式,使它更合大众的口味。 将传统文化和现代观念融合在一起。 HYPERLINK / 戏曲若要和时代同步,其所表现的思想必须要同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相融合的进程合拍,并和融合后的新生体一致。即使所表现的仍然是传统道德,但它们的内涵和过去相比已有了根本性的不同。 “忠”的对象不再是帝王、主人,而是国家、民族和正义的事业; “孝亲”的品质虽然得到赞美,但既不是董永卖身葬父、郭巨埋儿养母式的,更不是大舜任随父母害己、姜妻忍受婆母欺凌式的,而是在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让老人晚年的生活无忧; “节操”是否高尚,不再以礼教的规定为标准,而是在平常之时,坐正行直,恪尽职守,在非常时刻,为了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勇于献身; “义”的时代色彩就更为鲜明了,它完全消除了无原则的关羽式的 “义气”,行义之人着力的不是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与能力,而是大众的福祉、为弱势群体代言和与社会中不健康因素作坚决的斗争。 年轻人总是希望获得丰富活泼的东西,里面有非常多的文化信息,不喜欢死板刻意的东西。他们会想着去寻找那些综合的艺术方式,当中有很丰富的元素。年轻的观众喜欢一些新戏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很简单,现在那种闭着眼睛在戏院里面拍着鼓点看戏的老人们真的越来越少,戏剧还得靠年轻人支持。年轻人的生活和戏曲比较远,一些流行的东西离他们比较近,所以他们可以去探寻,只有把戏曲放在他们面前,??们才可能意识到这是戏曲。所以,戏剧创新势在必行,作为戏曲工作者,我们不能埋怨谁,只能根据时代的发展去完善我们自身的东西,去完善我们自己团体的艺术质量。 应该说年轻人对戏曲的态度比起以前有了很多变化,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很多人开始喜欢戏曲等传统文化。年轻人当中那些文化层次高的群体,可以从戏曲中吸取很大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