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历史与文化
北京历史与文化 第一章、导论 北京的概念 什么是北京? “北京”作为一个地名概念,首先它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北京包括中国历史上所有曾经叫过“北京”的区域。而狭义北京的概念可分为“历史上的北京” 和“当代北京”两部分。 广义“北京”之例 唐及五代中的唐、晋、汉三代都以它们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在今太原市西南晋源镇)。 宋代仁宗时,曾把河北的大名府改称“北京”(在今河北大名的东北)。 明洪武初年,曾把开封府改称“北京”(今开封市)。 历史上的北京 从夏商周时期的幽州、周初的蓟城;再到战国时期的燕国; 秦代广阳郡(郡治蓟城)与上谷郡、渔阳郡;汉广阳国与上谷郡、渔阳郡、涿郡; 魏晋时期的幽州、蓟城;隋唐五代的幽州、涿郡、渔阳郡与幽州大都督府 辽陪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 当代北京 北京市简称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和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中国第二大城市。 行政区划(十四区二县):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石景山区,丰台区,房山区,门头沟区,通州区,顺义区,怀柔区,大兴区,昌平区,平谷区,延庆县,密云县。 第二节、北京历史分期与特点 目前学界四个时期的划分: (一)70—20万年前到公元前222年。 自北京地区有古人类活动始到城市的 起源与早期发展(西周燕国)。 (二)公元前221年——公元937年 从封建国家的东北军事重镇、交通贸 易枢纽到北部地区的多民族城市。 (三)公元938年——1949 中国传统帝制时代全国政治中心的形 成与演变。 (四)1949——今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的发展历程。 ——(参见《北京通史·总序》) 北京历史的三个“关键点” 一、北京有远古人类活动的历史。考古发掘证明,北京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50—70万年以前。 二、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体现。 三、北京有一千多年的建都史,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 北京历史发展的“三个千年” 三千余年的文明史与城市史 第一个千年——公元前一千年(商周时期) 第二个千年——秦汉至隋唐时期 第三个千年——辽至清代 北京历史特点 文化源远流长,历史非常连贯,地位不断递升。 方国中心——北方重镇——割据政权 都城——北中国政治中心——全国政 治中心——国际大都会 作为都城的历史变迁 三千年间,北京九次成为都城。 蓟、燕、辽、金、元、明、 大顺、清、民国(初期) 中国皇朝政治中心的摆动,前一千年东西摆动,后一千年南北摆动,呈现出“十”字形特点。变动的结局则是北京成为政治与文化中心。 (二)、北京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大融合、大交汇之地,尤其是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交接地带。 严文明先生关于文化区的研究 宗教文化之例:房山云居寺(辽金石经)、五塔寺(明初建筑的印度佛教风格) (三)北京历史文化的开放性、包容 性与多元化。 雍和宫与藏传佛教 (四)政治、军事地位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历史与现实:政治文化资源的过度 集中,经济与社会承载力的困境。 人口、水源、交通、环境 例证:“南水北调”“逃离北上广” 第三节、北京历史研究概述 北京史的基本史料 《析津志辑佚》,北京图书馆善本组编,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析津”一词源于析津府,在辽对宗开泰元年(1012),改南京为燕京,改幽州府为“析津府”,因而辽代的燕京亦称“燕京析津府”。) 《宛署杂记》二十卷,(明)沈榜编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日下旧闻考》一百六十卷,(清)于敏中等 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春明梦金录》七十卷、《天府广记》四十四卷,(清)孙承泽撰。 《光绪顺天府志》一百三十卷,(清)周家楣(顺天府尹)总裁、缪荃孙总纂,北京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二、北京史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侯仁之与《北京历史地图集》 编制缘起与历程: 初步设想 1949年5月北京市成立“都市计划委员会”(主任叶剑英)负责古都北京的改造和规划设计。1951年时任燕京大学教授的侯仁之(兼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向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梁思成提出绘制北京历史地图的建议,得到梁的大力支持。但1952年院系调整,侯的设想落空。 2、人民大会堂“古河道”与总理指示 1958年人民大会堂破土动工,开挖地基时发现附近地区有深埋的废弃古河道。北京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指定侯仁之组织力量考察研究并复原北京地下古河道分布状况。 1965年春侯仁之向北京市副市长万里汇报研究成果,万里传达了周恩来总理关于编制北京历史地图的意见。编制工作再次提上日程,但随后的文革使之再次搁浅。 3、文革后的重新起步 1979年北京市测绘处(后为测绘院)召开了北京历史地图集编辑工作筹备会,成立编辑委员会。北大教授侯仁之任主编,北京大学、北京市测绘院、北京社科院等单位的21位成员共襄此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