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李唐设色山水画.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试论李唐设色山水画

试论李唐设色山水画 路海英 (西安财经学院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 李唐活跃于北宋末南宋初。在以宋徽宗为画坛领袖的北宋末期,出现了青绿山水画的复兴,并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青绿山水画家,李唐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中国山水画史上开辟新图式的代表人物,李唐的作品中蕴含着时代变迁、个人情感变化的烙印。李唐在北宋时期的作品主要是继承传统,而南渡以后的画风变化很大,主要体现在笔墨、图式、题材等方面。李唐山水画风格的变化与他的经历、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相连。 [关键词]李唐;设色山水;笔墨;图式 山水画在两宋时期,随着表现形式与技法的演变,逐渐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如果说北宋山水画侧重于表现大自然的客观物象,偏重于刻画厚重雄浑的气势,那么南宋山水画则以突出局部的边角式构图,以小见大展现自然景象的简括之美。两宋交替之间青绿山水盛极一时,这与当时的复古思潮关系密切,这种思潮不仅反映在绘画上,在整个宋代文化艺术方面都充斥着“今不如昔”的感叹。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说:“余常与蔡君谟论书,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费莫费于今” ,感叹宋初书法没有唐代那么鼎盛。 宋代文学领域大讲“无一字无来处”。—黄山谷《答洪驹父书》。绘画也和文学一样注重学习传统,山水画方面“齐鲁之士,惟摹营丘,关陕之士,惟摹范宽。”甚至举国“皆摹李成”。《宣和画谱》中记载:“李成一出,……数子之法遂亦扫地无余,如范宽、郭熙、王诜之流…不足以窥其奥也”。宋代山水画亦崇尚古法,上追唐二李将军,两宋之交青绿山水受到皇室权贵的喜好与推崇,出现了李唐、王希孟等著名的青绿山水画家。 山水画按设色形式可以分为青绿山水、浅绛山水和金碧山水三大类,其中以青绿山水为主要表现形式。青绿山水着重以色彩语言结合笔墨塑造自然山水或画家胸中丘壑。李唐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其画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他的设色山水除了继承唐代李思训青绿山水设色技法外,更注重笔墨语言的传承与创新,画风迎合了当时的皇室权贵的审美要求。 一、李唐(生平、画风、评价)简介 1、生平。 李唐(约1066—1150年左右),字晞古,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他是北宋后期至南宋初期的重要画家,其作品上承北宋传统画风,下启南宋山水画崭新风貌。他学过诗、书,尤精于绘画,艺术修养全面。史书记载“政和中,徽宗立画院,招诸画工,必摘唐人诗句试之,尝以竹锁桥边卖酒家为题,众皆在酒家上著功夫,唯李唐但于桥头竹外挂一酒帘,上喜其得锁字意。”——明·唐志契《绘事微言》【M】,北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8页。宋徽宗政和年间,48岁的李唐赴图画院考试,由于作品创意新颖、匠心独具,以第一名的成绩入画院,从此开始在画院中学习和创作。画院是直接服务于皇室权贵的,因此,李唐入北宋画院后,画风也发生了变化。 2、画风。 李唐在山水、人物和花鸟画方面成就都很高,山水画最突出。他开创了斧劈皴法,独创了边角式构图,开创了南宋新画风。最早提出画面“虚、实”论的李澄叟对李唐山水画有精辟的论述,他提及李唐的《江山小景》既是虚实对比的案例,“落墨仓硬,辟绰简径,谓之实里有虚”。画中山石、树木、建筑位于画面的下方和右上方,其他地方以虚旷的江水填充画面,后世评价此画为向半边或边角式构图的一种过渡。 3、画风转变的原因分析。 李唐祖籍河阳,由于自幼接触北方雄壮的山川,他家乡的太行山,气势雄浑,因此他笔下的山水也自然都属于壮美,而且北方山峦雾气较小,容易给人高远、壮阔的美。朝代更迭,到了南宋初,当他来到山清水秀的杭州后,所看到的山峦多趋于平缓,江南气候湿润多雾,烟雾迷蒙、林木清幽。面对截然不同的自然风光,足以促使画家改变画风。促使李唐绘画风格变化的原因还有浙江及江南地区的绘画创作氛围与北方不同,画家为了生计,为了能有好的销路,也必须入乡随俗。我们可以从米芾等南方画家作品中感受到南北画风的迥异。 二、李唐山水画创作的三个时期 1、以《万壑松风》为代表的北宋风格。 北宋中、后期山水画总的趋势概括为“崇古”、“摹古”,李唐也不例外。他在哲宗朝就摹古,徽宗朝初期,已经是摹古高手。“复古”、“摹古”的风气在哲宗朝大盛。哲宗即位后,国家大权控制在保守派手中,保守派提倡一切都要用古礼,而且越古越好。在山水画创作上,画院的画家为了迎合皇室权贵的喜好,也同样崇古摹古。《画继》记载,神宗死后,哲宗继位,把原来殿中郭熙的画全部取下封存,以宋以前的古代画作取而代之。这一时期的画家,不再学习李成、郭熙,而是上追荆浩、王维、李思训等。 2、以《长夏江寺》为代表的设色山水。 北宋后期,复古之风盛行至极。山水画的“古”就表现为着色山水或青绿山水甚至金碧山水。荆浩说:“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吾唐代。”唐末五代画家很少作着色山水。董源也喜作水墨山水,偶尔画一些设色山水。《宣和画谱》记载“盖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