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差异性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研究
2013年07月09日 13:44 来源:《财贸研究》2013年1期 作者:余泳泽 刘大勇 字号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8) \t _self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6) \t _self HYPERLINK javascript:doZoom(14) \t _self
HYPERLINK javascript:window.print(); \t _self 打印 HYPERLINK mailto:skw01@ \t _self 纠错 HYPERLINK /glx/glx_jjgl/201310/448897.shtml \l 分享#分享 \t _self 分享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t _self 推荐 浏览量 106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内容提要】将中国产业划分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现两者的技术进步路径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采用中国工业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采取模仿性创新的外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采取自主创新的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对于新兴产业的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对于传统产业升级,应采用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渐进性”技术进步路径;而对于新兴产业发展,应采用自主创新的“一步到位”式技术进步路径。
【关 键 词】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 技术进步
【作者简介】余泳泽(1982- ),男,河北承德人,博士,南京财经大学江苏产业发展研究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46);刘大勇(1986- ),男,天津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天津 300071)。
一、引言
金融危机后,中国将产业结构升级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战略之一。研究表明,技术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技术的创新有利于推动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但是从中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不仅是指发展新兴产业,也涵盖了传统产业的升级。由于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特性,技术进步在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对于不同的产业具有不同的效果。
对于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方式选择,不同的产业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虽然中国产业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的现状更倾向于自主研发,但是不同的产业表现出了不同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特征。我们关注的是,不同的产业各采取哪种技术进步方式最有效率?从表面上来看,对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来讲,可以选择在实施了一定的技术引进后更多地采用自主创新的内源式技术进步路径;但对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言,选择技术引进基础上的模仿性创新可能是一条更具经济效益的技术进步路径。那么,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否如此?在传统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中国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存的现象,对不同类型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中国在产业层面实施技术进步战略提供政策参考。
二、中国产业结构的特征及技术进步路径选择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特征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过程来看,除了政策和体制的影响,中国三次产业产出结构的变动一般是由投入结构(技术结构、资本结构、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推动(郭克莎和王廷中,1999)。不同投入结构的产业经济可以表现为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征。而技术结构的提升则主要体现为技术效率水平的改善。产业结构演变表面上是产业的份额和比例关系的变化,但本质上须是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如果只是通过份额和比例关系的变化度量产业结构,可能会出现通过有悖经济成长逻辑的方式超越经济发展客观约束的情况,最终导致严重损害资源配置效率(刘伟等,2008)。
投资导向和政策导向已使得中国的新兴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划,中国希望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到2020年,这一比重提高到15%。从中国经济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产业仍占主导,纺织、钢铁、水泥、家电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然较高。中国传统产业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23,国内生产总值的87%属于传统产业创造,国家财政收入的70%左右来自传统产业。为了实现产业赶超,抢占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制高点,中国采取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共同推进的战略。所以,在中国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产业调整改造高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档评论(0)